高天問
版權條例修正案在反對派濫用點人數導致流會而腰斬。其實,激進反對派反對版權條例,不過是借口,他們的政治動機是為明年立法會選舉炮製議題,搶奪話語權,爭取更多激進年輕選民選票,擴大議席,讓更多的年輕網民加入到反政府的隊伍,成為衝擊香港繁榮穩定的打手。激進反對派不理民意,流會拉布,已經為明年立法會選舉打響前哨戰。
激進派一早已預計版權條例會獲得通過,但他們認為這不要緊,最重要是要造成一種絕望的氣氛,「議會抗爭路線已經走到盡頭,再無實際政治意義。」「對議會民主政治徹底失望。」然後煽動激進年輕人,轉向街頭激烈抗爭,「進行革命」,如同再來一次「佔中」。最近《蘋果日報》不斷大力吹噓傘兵為「迅速崛起的新世代」,同時鼓吹「結束老人政治」,「公民黨和民主黨的老政客一定要下台」,和激進反對派一唱一和,為「本土主義」勢力全面接班營造輿論攻勢。反對派喉舌、媒體不斷轟炸、洗腦,目的就是要將香港的政治方向扭曲,年輕人變得更加激進、暴力。
危言聳聽誤導年輕人
在區議會選舉中冒起的「青年新政」和其他傘兵組織一樣,是「佔中」催生的「激進搞手」,他們參加區議會選舉,激進政黨、組織為他們提供選舉經費,制訂選舉策略,更派出大量「鍵盤戰士」,然後這些傘兵故作溫和,提出「給予年青人一個機會」、「我們願意給社區帶來改變」的口號,蒙騙了一些不明真相的選民。實際上,「青年新政」和傘兵組織只不過是激進派的另外一個招牌,但到參選的時候,「青年新政」就收起激進的面目,打出「政治素人」的牌號,標榜自己「不群不黨」,不會和政黨「埋堆」,是「獨立人士」,迎合某些選民求新求變的訴求。
現在激進派選擇版權條例作為明年立法會選舉的議題,是經過精密的政治計算。《蘋果日報》有文章渾水摸魚,欺騙年輕人說,你們手裡面都有手機,等於一部電腦,當你們利用手機轉發一條訊息給你們的朋友,可能無意中就會夾雜了侵犯版權或者創作權的訊息,那麼,你就會被刑事控告,隨時會坐監,所以,版權條例比「二十三條」更加專權,更加獨裁。為了捍衛你們的自由和人權,你們一定要站出來。其實,版權條例並沒有這些內容,如果沒有謀取商業利益,根本不可以因為轉發一條短訊而被政府控告。有關的指控完全是無中生有,危言聳聽。
美化拉布流會 顛倒是非
除了製造謠言,激進派還號召網民在審議版權條例時包圍立法會,希望出來包圍的人數由最初的一千上升到一萬。這也為明年立法會選舉幫激進派「催票」,讓更多的年輕網民加入到反政府的隊伍,成為衝擊香港繁榮穩定的打手。《蘋果日報》的文章還說,「議會和平鬥爭已經走入窮途末路」,攻擊溫和民主派,說公民黨和民主黨向建制派放水,表面上是投了反對票,實際上幫助了梁振英,「行禮如儀」。最後,版權條例一樣通過。「不拉布就不是民主派」,已經成為了社民連、黃毓民為激進派在立法會選舉搶奪票源的撒手鐧。
版權條例流會拉布,與《蘋果日報》互相呼應,《蘋果日報》發表「拉布流會成新常態」的文章,支持激進派利用立法會一次又一次拉布流會,作為長期的鬥爭策略。蘋果日報還發表了「涉言論自由大是大非,豈能不拉布」社論說:「民主派議員也不應計算市民的取向而要堅持有效而正義的選擇。否則只能暴露他們缺膽識、保個人權位、無視公眾利益的政治取態。」就是顛倒是非,美化激進派。他們現在已開始積聚大量的「宣傳彈藥」,要製造類似2003年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反中亂港形勢。《蘋果日報》的社論說得很清楚,「網絡23條,涉及對言論自由的最後一個保壘──網絡的壓制,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所以非拉布不可。」激進反對派不理民意,流會拉布,已經為明年立法會選舉搶位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