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點滴:親家的別樣親情


吳翼民

過年前的三天,我家的親家公和親家母雙雙登門來了。按老規矩,他們年前登門是送年貨來的,年貨也是老規矩老三樣:一條大青魚、一隻鮮豬腿、一隻雞。他們跟我們一樣,講個傳統和實惠,不搞花里胡哨的一套,年年如此。自然,我家也會回個禮什麼的。人情來往,一來一往的就加濃了親情。有句老話說得好:「生命在於運動,親戚在於走動」,是親戚而不走動,親情就會懈怠,此所以有「金鄉鄰銀親眷」之說法。然而這回親家送年貨後似有什麼事要商量,遲疑着、吞吐着,欲言又止的樣子,我猜度興許他們要借什麼東西,就坦言,不管是錢是物,只管開口便了,兒女親家形同自家人,不必尷尬的。聽我這麼說,親家母方始笑道:「這回呀,是想跟你們借個寶貝,三天後歸還。」我們夫婦一時想不起他們所借何物,就直率說:「什麼寶貝都可借的,只管開口便了。」這時親家母就爽然道:「我們想借阿太三天。」「阿太」是親家對我岳母的稱謂,是跟着我外孫的稱呼「太太」來的,意思很明白,他們倆想把我岳母接去住上三天,到大年三十,兩家集中到我女兒女婿處吃年夜飯,便來個「完璧歸趙」、將老人家奉還,然後讓我們夫婦和老人家一起在我女兒家守歲,一直團聚到元宵。

這看似發生在我們家的「借母」的傳奇故事,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我岳母早被視為兩親家共同的母親、長輩,平時只要我們夫婦外出一天半天,都會把老人家託付給親家照顧,親家公和親家母也會把老人當作自家母親般盡心盡力照料好。然而此番年夜歲畢,他們要「借」去三天實屬難得之舉矣。所以他們認為一定得鄭重其事上門來商量、懇請同意。這一點我明白,親家公和親家母做事向來講個規矩,「借」個長輩回家過年一定得當面跟我們說明白,徵得同意方可行動。親家母言既出,我和妻子反倒一下頓住了,不是不肯「出借」老人,而是怕老人到他們家住三天不習慣,更怕老人給親家家裡平添許多麻煩,因為年近九旬的老岳母行走不便不說,且有了漏尿的毛病,時不時要更換洗滌內褲毛巾,甚討手腳,以至於我們平時也不得不用個保姆服侍了,現如今保姆回去過年了,老人的衛生問題當然應該由作為女兒的我的妻子來解決,怎能讓親家母操持呢?見我們遲疑不決,親家母坦言說,她就要找回這種精心服侍老人的感覺。她和親家公的父母皆早已離開塵世了,便經常會在逢年過節牽掛起父母,想要找回和父母團聚、孝敬雙親的感覺,這不,眼前我的岳母尚健在,理當成為兩個家庭共同的母親嘛,倘使在過年時節讓我岳母去他們家住上幾天,這不是讓他們重享與母親在一起的天倫之樂麼?好一片誠心誠意!親家母一番肺腑之言讓我們夫婦大為動情,我們便再不好意思謝絕了,遂一致同意將老人「借予」他們三天,附加條件是,這三天裡由我們夫婦出空身體去女兒家操辦年夜飯,以迎接大年三十他們和老人的到來。再問下岳母,她老人家亦欣然同意去親家家裡過上三天,她從前有過多次被寄住他們家的經歷,知道他們對老人的真愛真孝。當看到親家夫婦推着輪椅將我岳母擺渡到他們家的小車,小車起動,我和妻子目送着好一陣感動啊。

嗣後的三天,通過電話詢問,得知親家夫婦帶着我岳母去超市購物、去農博園花卉館參觀新春花卉展,一連串照了許多照片,頻頻通過微信發送給我,照片上坐在輪椅上的岳母笑逐顏開,如同新春盛開的花朵;在水族館,還照了一張老人與金鯉魚「對話」的鏡頭,煞是有趣。

三天期滿,大年三十傍晚,親家的小車停到了我女兒家的樓下,我從樓窗口看到,坐在輪椅上的岳母裹着一團喜氣,親家公和親家母一左一右侍奉在她的兩旁,一齊向我們招手,猶如一家子從外地旅遊歸來。是的,我們都是一家子,是個幸福的大家庭!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拜見馬克思 (2016-02-23) (圖)
字裡行間:黃康顯的香港文學著述 (2016-02-23) (圖)
詩詞偶拾:水調歌頭.古密州超然台聽琴懷蘇郎 (2016-02-23)
生活點滴:親家的別樣親情 (2016-02-23)
豆棚閒話:寶應的藕粉元宵 (2016-02-23)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探民俗 (2016-02-20) (圖)
書若蜉蝣:滄海桑田牛頭角 (2016-02-20)
浮城誌:低頭 (2016-02-20)
豆棚閒話:捏麵燈 (2016-02-20)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見家長 (2016-02-20) (圖)
來鴻:節日的孤單 (2016-02-20) (圖)
歷史與空間:透視灞橋 (2016-02-16) (圖)
字裡行間:丁珮與李小龍 (2016-02-16) (圖)
詩詞偶拾:粵東客家山鄉行緬懷 (2016-02-16)
生活點滴:錢都花到哪啦? (2016-02-16) (圖)
豆棚閒話:快播審理思路 (2016-02-16)
歷史與空間:有詩相伴自風流 (2016-02-13) (圖)
書若蜉蝣:東九龍石礦場 (2016-02-13)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二十二)唐代高僧慧寂 (2016-02-13) (圖)
豆棚閒話:乾淨過年 (2016-02-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