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叫工人去買菜,最怕工人「打斧頭」,即是工人虛報價款,把差額據為己有。所以現在的工人,都到超市去買菜,有單據為憑也。自己去買菜,最怕被人呃秤,即是買兩斤肉實際只得一斤半。
新聞都報道過,賣肉的會把肉泡過水,令重量加了水分進去。賣螃蟹的,用泡過水的水草去綁螃蟹,重量就加進了水泡水草的重量。而在磅秤上做手腳的,買的人看到磅秤是兩磅,實際可能只有一磅半。
最近看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談正衡著的《說戲講茶唱門歌--江南舊事裡的小民風流》,有一篇「鄭五八講的釘秤的故事」,說的就是鄭五八這人做秤的故事,故事裡除了說到製秤之所以叫做釘秤,是因為秤桿上的星花全都是手工一個星一個星的釘上去的。此外,還說到釘秤是一項良心的活,因為總會遇上有人來要求「做鬼秤」的。鄭五八就遇上這麼一個人,未開口說話,就先掏出一把錢來,然後說工錢可以多付,但一定要「做鬼秤」。
這鄭五八於是對那人說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賣饃饃的人,剛做生意時,要釘秤的人把秤做「嫩」一點,就是說一斤饃實際只有十五両,工錢另加二両銀子。交待完了就離開,誰知那人的老婆來到,叫釘秤的人把秤做「老」一點,就是秤顯示一斤,但實際上饃卻有十七両,賞錢之外,要保密。結果是,「老」秤秤出了奇蹟,生意盈門,愈做愈火,因而發了大財。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買一斤得十七両,誰不紛紛幫襯?買一斤只得十五両,除非不知道,知道後誰還會再來?所以,如果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磅秤,被同一家店呃秤的機會就只能有一次。
我也有過被呃秤的時候,不過是心甘情願的,因為過年前買桔子,都挑帶枝葉的,好看嘛,重一點又有什麼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