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梅
張綠萍師姐是哥哥張國榮最愛的大家姐,也是傑出活躍的婦女典範。自小與父母關係疏離,卻從不埋怨,勤奮的追求理想。香港大學畢業後受朋輩影響,不從商怕銅臭,不入政府怕無發揮。「逐漸成長才明白要帶動社會改變,投身政務官是最好方法。」
二十九歲師姐成了政務主任協助處理丁屋問題。話說丁屋由來有二:一、六七年邊境爆發偷渡潮,新界鄉紳擺平了;二、七二年政府開發新市鎮,收了很多新界農地荒地,丁屋政策正是給原居民的補償。當年她是唯一會講中文有關丁屋丁權的官員。師姐站在外籍上司旁,大家以為她是小秘書,站在男同事陳先生旁,大家稱她陳太。難怪當她申請出任離島理民官,政府拒絕了,為此她曾向直系上司新界民政署副署長麥法誠投訴性別歧視,結果她還是被派到市區出任中區及灣仔民政主任。
當時工作極繁忙,工餘要參加無數的活動當主禮或嘉賓,師姐帶着一對孖女嘉軒、嘉殷同行,實在她與前夫早在孩子三個多月已離異。
一九七四年政府資助成立消費者委員會,那是六七暴亂後政府正視是否民情不達,除設立廉政公署反貪污外,更關注全港市民的消費問題。麥理浩港督親自來電邀請師姐出任第一任總幹事。她不顧政府的勸告開展了產品測試和出版了《選擇》月刊,做得有聲有色!
一做十年完成了四份合約,一九八四年香港回歸響起了鐘聲,師姐想到回歸後要有立足之地,香港要做對國家有用的事,她跳到商界投身國際會計公司,為客人到內地找廠房和合資合營的商機,她學會了商場概念,明白盈利的重要性。一九八七年她設立了個人顧問公司,專責政治顧問工作。
這位政商界猛人,也是婦女事務委員會教育小組召集人,「一人一大學」的課文也由他們包辦。她更是世界婦女論壇全球副會長,前年獲頒「Woman Who Makes A Difference」大獎,「近年因丈夫健康欠佳已沒飛太遠,今次丈夫鼓勵我親身領獎。」話說師姐第一次婚姻失敗不敢再試,再婚是孖女的意思。麥法誠先生是前香港政府運輸司、首任科技大學副校長,他們恩愛是出名的孖公仔。師姐的女婿是前中大劉遵義校長,「雖然他比嘉軒大二十多年,但他書香世代,博學多才,又敬老。」
回想那天晚上港大校委會發生混亂情況,囡囡麥嘉軒被送上救護車,傳短訊給媽媽報平安說丈夫會接她,「原來女兒事發時打算上車離開,被大班學生重重包圍,不斷叫囂無恥、跪低道歉。」後來劉校長形容那是一批被寵壞的小混蛋,師姐相信那只是一小撮學生的行為,她希望年輕人放眼世界,國家愛香港,獨立不可行,香港要得國家支持面向未來。
一九四零年出生的張綠萍師姐退休多年依然關心香港現況,她感恩能夠為個人、家人和社會做了一點事,也希望終生學習,盡所能去幫助別人散發正能量!我也祝望麥法誠先生身體健康,孖公仔繼續溫馨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