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講演側記::激辯內地人「質素」 籲青年學生包容非排斥


放大圖片

■講座現場的學生

朱高正善於言談是不言而喻的。發表議論時,連珠炮式的論述風格,能夠讓其意見的反對者似乎「喘不過氣」。但是,朱高正在大學校園中,對青年學生有一份「保留」。這體現在觀點的交鋒時,他總是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對方認真思索,或許,這是他對青年學子的一種態度。

在珠海學院講座的過程中,朱高正與學生們就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民間情感關係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激辯」,這也是時下非常熱熾的話題。與香港的學生言及中國內地,內地的「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等詞彙內涵只有深度熟悉中國內地的人才掌握的語彙,在朱高正這裡脫口而出,足見其對中國內地了解之深。

一線城市居民素質不低於港人

部分學生向朱高正提及一些訪港內地旅客的不文明行為。朱高正以「包容」的基本價值表達了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他認為,一些訪港旅客的不文明行為,不能夠被無限放大,香港人見到這一類行為,應當善意勸導,而不是動輒加以指責和排斥。

也有在場學生提及中國內地居民的「質素」問題,朱高正直言,在他的觀念中,今天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整體居民素質,並不比香港人低。因此,他希望香港人、特別是青年人能夠本着「同為中國人」的心態,以正面、客觀的立場去看待中國內地的發展以及取得的成就,這其中也包括對內地同胞的觀感。 ■文:徐全

相關新聞
朱高正儒家學說助己脫困 重新認知民族文化價值 (2016-04-11) (圖)
由《近思錄》談讀書 (2016-04-11) (圖)
講演側記::激辯內地人「質素」 籲青年學生包容非排斥 (2016-04-11) (圖)
探秘東亞大陸最古老部落 「池哥晝」列國家第一批非遺 (2016-03-28) (圖)
壯族《坡芽歌書》:古老情歌從偏遠山村走向世界舞台 (2016-03-28) (圖)
香港文學系列講座 帶來豐厚知識盛宴 (2016-03-14) (圖)
原居民區域 文化底蘊多 (2016-03-14) (圖)
中華文化不具擴張性 (2016-03-14) (圖)
刈間文俊:《董夫人》令我印象深刻 (2016-02-29) (圖)
採訪手記:影視是歷史之鑑 (2016-02-29) (圖)
日本藝術家保科豐巳 賦予水墨現代生命 (2016-02-29) (圖)
卓筒井:沉睡千年的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2016-02-15) (圖)
「懶子」撈鑽頭 當年驚呆蘇聯人 (2016-02-15) (圖)
卓筒井申請大遺址保護 (2016-02-15) (圖)
「中國紅」春節文化閃耀世界 (2016-02-15) (圖)
太乙嵯峨:盡覽紫禁城的雄風 (2016-02-01) (圖)
琉璃走獸寓意吉祥 (2016-02-01) (圖)
亭台門廊 處處藝術 (2016-02-01) (圖)
重見天日的葉定仕故居 見證共和革命的滄桑 (2016-01-18) (圖)
歷史悠久 名人眾多 (2016-01-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