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電視劇《潮流教主》播映後,有人說看不明白。真是隔行如隔山,劇中人每句術語和工作程序我全都明了,因為我曾經在《Modes》這類雜誌公司工作多年,劇中很多情節都好像親身經歷似的。
行內叫這類釘裝華麗的life style雜誌為glossy magazine。香港第一本女性glossy magazine是由蔣芸女士創辦的《清秀雜誌》。大家可知道她的創業靈感來自何處?就是當年汪明荃在電視劇《家變》中飾演女強人洛琳所經營的《清秀雜誌》。雜誌還未誕生前,已經有一部叫好叫座的電視劇一星期五天替它賣廣告;當它出版時,怎能不成為流行一時的刊物?後來,很多女性雜誌紛紛面世,至今仍經營的有Elle、Cosmopolitan、Marie Claire等外國雜誌的中文版,也有些只是曇花一現。
《潮》劇中的總編輯與廣告部不斷拳來腳往,互相攻擊,這是真實的。我看過很多總編輯與廣告部主管過招的場面,亦目睹過大家表面上若無其事,背後暗放冷戰的殺戮。其中一本壽命很短的女性雜誌的死因正是與此有關:總編輯不滿出版人將與她同一夥的廣告總監辭退,另聘高明,便在新人上場後不斷與她作對,最後更跟另一間出版公司暗中簽約,整個編輯部在一天內一同蟬過別枝。即使廣告部已為下一期雜誌簽了很多廣告,出版人卻苦於無編輯工作,只得將本來有利可圖的雜誌結束。這是現實生活中編輯部和廣告部惡鬥的下場。
電視劇中的總編輯是潮流教主,有型有款,當年我見到的大多不是這樣一回事,有的外型甚至嚇你一跳。事實上,香港從來沒有一名glossy magazine的總編輯可以像陳豪般帶領潮流,被人視為教主。我在行內時,編輯部的女性編輯也不是像電視劇的女演員般個個明豔照人,每天打扮得像參加晚會似的。我記得大多數編輯都穿着樸素,反而注重儀表的是一班廣告營業員,因為她們要漂漂亮亮的討客戶歡心,所以花費不少金錢置裝。出版社的辦公室的裝修哪會像劇中那樣富麗?很多雜誌出版社的辦公室都在工廠大廈之內,沒有什麼裝修可言。大家的案頭都是頗凌亂,堆滿資料的。
劇中的離婚名媛擔任廣告部總監應該不會在現實出現,因為以前她是名牌公司的客戶,現時反過來要向對方討廣告,相信她寧願在家吃即食麵也不會這樣做。我見過一些離婚名女人走進雜誌社只會當總編輯,或藉着其名氣為公司應酬客戶,拉攏生意,但不會放下身段拉廣告。
現實生活有一個部門從未在劇集中出現,那便是美術部。美術部的人同樣可以影響一本雜誌能否準時出版和版面水準。我遇過一些美術總監和美術員,令我寧願自己下苦功唸美術設計親自動手,也不想與他們打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