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老人感言


吳康民

我自小就喜歡熱鬧。出道以來,從事接觸青少年為主的教育事業,更與他們經常往來,保持永遠年輕的心態。但近年年老力衰,記憶力衰退,許多非常熟悉的學生,竟叫不出他們的名字。行動緩慢,也不能談笑風生。別說青年人,就是我的六歲小孫子,也不願再和爺爺談笑,而是自顧自地玩他的平板電腦了。

最近學校退休教職員的高齡會的一次行山活動,因天雨路滑,好幾位同行者跌倒。一位六十多歲的成員只是擦傷皮膚,另一位七十多歲的同行則跌斷小腿骨,至今仍在醫院治療中。我想,如果是我這個九十歲的老人跌倒,也許就此完蛋了。

想當年,年富力壯,不僅工作在本位上,還參加許多社會活動,擔任若干公職。假期則遨遊五湖四海,走遍五大洲近七十個國家。美洲去過四次,還有一次是走遍北美五十天的自由行。歐洲去過九次,跑遍東南西北歐。就是早前幾年,仍能在內地和亞洲地區近鄰國家到處跑。總之,還有點力氣,就不願假期呆在家裡。

回首往事,歷歷在目。翻看歷年遨遊四海的遊記,不禁感慨繫之。

老伴去世,兒女各有各的家庭生活。有時孤家寡人,一個人坐在家裡看報看電視,一種淒愴感油然而生。

我絕對不願去住老人院,因為老人院是標明「老人」的居所。人老不願服老,才會把生命延續下去,而且整天在老人的氣氛中生活,不促進衰老才怪。

我有幾位早年共事的同事,都已住進老人院或老人病院,他們也只是比我大一兩歲。我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去探望他們,只能遙祝他們健康長壽。

但看一位比我年長五歲的原副校長,仍然十分健壯。她可以乘公車前來參加我們的每周聚會,也可以到會所與我們打牌耍樂。而且她還曾跌倒幾次,但仍然堅強地站起來。我要以她為榜樣,克服心理障礙,堅持再堅持。

相關新聞
百家廊:百花村裡尋水仙 (2016-04-18)
琴台客聚:學生言行影響校譽 (2016-04-18)
生活語絲:老人感言 (2016-04-18)
淑梅足跡:大力的電影路 (2016-04-18) (圖)
七嘴八舌:香港人常被人代表 (2016-04-18)
翠袖乾坤:你要多長的頸巾? (2016-04-18)
網人網事:監獄養老院 (2016-04-18)
百家廊:年齡不是問題 (2016-04-15)
雙城 記:「京玖」不衰 (2016-04-15)
此山中:陪着你走盧冠廷 (2016-04-15) (圖)
隨想國:結論 (2016-04-15)
演藝蝶影:《潮流教主》現實版 (2016-04-15)
翠袖乾坤:防不勝防 (2016-04-15)
古今談:在將軍澳花園賞台灣櫻花 (2016-04-15)
百家廊:十香園 (2016-04-14)
琴台客聚:放生還是殺生? (2016-04-14)
思旋天地:STEM教育成大趨勢 (2016-04-14)
隨想國:守墓人的故事 (2016-04-14)
方寸不亂:九十歲月留痕 (2016-04-14)
翠袖乾坤:吃糖與微笑 (2016-04-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