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政府關注居住安全 盼增公屋供應三年圓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儘管覓地建屋是本屆政府「重中之重」任務,但面對綠化地碰不得、立法會拉布戰、建築業人才不足等,香港現今仍面對房屋問題。立法會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候選人、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日探訪深水埗劏房戶,聆聽他們的需要,促請政府盡快增加公屋供應量,讓申請者實現「三年上樓」願望,同時希望政府關注劏房戶居住安全,讓市民安居樂業。
李慧琼facebook專頁昨日上載兩段短片,展示她偕民建聯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走訪區內,了解劏房情況。其中,她們到訪劏房單位,與屋主張女士以及其將升讀中三的兒子交談。張女士透露,與丈夫離婚後,自食其力撫養三個孩子,雖然單位狹小,但月租3,100元,另加水費及電費,坦言生活擔子大,自己總是悄悄地在公司洗澡及洗衣服,盡量減少使費。
與劉佩玉走訪深水埗
一直坐在張女士身旁的李慧琼表示,很多劏房戶的人如張女士般,面對居所擠擁、租金貴、生活壓力大等問題,希望盡快成功入住公屋。她表示,自己也在公屋長大,明白擁有公屋代表有更穩定的居住場所及寬敞的居住空間,無論對家庭發展或是小朋友學業,都非常實在,因此民建聯一直要求政府回復「三年上樓」承諾,協助劏房戶解決住屋困難。她指,關鍵是把公屋供應量與「三年上樓」承諾掛鈎,令市民上樓有望。
劏房是住屋短缺產物,尤其在絕大部分屬舊樓的深水埗,劏房相當普遍,市民對劏房最大意見是環境衛生及治安問題。劉佩玉坦言,要在深水埗找沒有劏房的大廈難上加難。李慧琼相信,她本身服務的土瓜灣及九龍城區都有很多劏房問題,認為愈多劏房代表安全愈多問題。
嘆「一劏五」算少 憶火災釀慘案
李慧琼指,一個單位「一劏五」算少,「一劏七」以至「一劏十」更常見。她指,早前有大廈劏房火災,令住客無法逃出,釀成慘案。她指,政府處理劏房問題絕不應馬虎,因為劏房往往令電力負荷以至建築物結構「超負荷」,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多建公屋,讓有需要住戶早日上樓,讓他們安居樂業。
籲選舉公平競爭 勿搞破壞
她又到價廉物美、貨物種類多的北河街街市,與檔主梁太太交談。梁太太感謝民建聯一直致力為改善街市環境而努力,「真係幫咗好多忙」。她又透露,早前有人因其貼出民建聯競選海報被滋擾,「如果第日仲嚟,我就報警!」在旁的李慧琼表示,大家應該尊重公平競爭,不應搞破壞。
已報名立法會選舉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的團隊還包括周浩鼎、王國興、梁耀忠、涂謹申、鄺俊宇、何啟明、陳琬琛及關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