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全球觀察:美今年加息或無望 港股年底料見24500

2016-08-23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文洲

美國日前公佈的非農勞動生產率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美國第二季度GDP僅增長1.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5%,而第一季度GDP增速也從1.1%被向下修正至0.8%,反映了美國經濟復甦不穩的事實。此外,美國7月CPI、PPI、零售銷售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均遜於預期,或預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仍然疲弱。筆者認為,美國近期經濟指標不佳,美聯儲此輪加息周期將會非常緩慢地推進,今年下半年加息可能性較小。

美國的非農勞動生產率變化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勞動生產率是衡量員工每小時產出的指標,是決定未來薪資、物價及整體經濟產出增長速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美聯儲何時加息的關鍵因素。美國第二季度非農勞動生產率按年率同比下降0.5%,遠遜於市場預期,為連續第三個季度下滑,創1979年以來最長連續下滑,勞動生產率下滑速度亦創1993年以來最高。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勞動生產率同比下降0.4%。2007年至2015年期間美國非農第二季度生產率每年增長1.3%,只有2000年至2007年期間年均增速的一半。上世紀90年代,受資訊科技革新等因素推動,美國強勁的勞動生產率曾帶動美國家庭收入及整體經濟的快速增長。

美經濟復甦基礎尚不穩固

筆者認為,當前美國持續疲弱的第二季度勞動生產率將不利於美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以及員工薪資水平的提高,顯示美國經濟復甦基礎尚不穩固。美國上半年GDP增速遠遜於預期,且每小時薪資增速放緩,均與非農生產率疲弱表現有一定關係。美聯儲主席耶倫6月份表示,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前景是美國經濟面臨的關鍵不確定因素之一,也是決定美國民眾生活水準的關鍵因素。過去幾年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但經濟增速較為溫和,反映出勞動生產率增長大幅放緩。同時,勞動生產率持續低迷,也反映了美國新增就業崗位結構不均衡,大多為廉價崗位,工資低、工作環境差。工資增長是推動通脹預期,提高經濟體總需求的重要因素。

上周美聯儲公佈的7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加息觀點分歧明顯,勞動力市場的走強和消費數據的相對疲弱使得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委員在加息時間節點上存在較大分歧。有委員表示,美國接近或已經處於充分就業狀態因此應盡快加息,但大多數委員指出當前的勞動參與率並不高、職位空缺率依然較高,認為勞動力市場仍存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多位有投票權的委員不贊成短期內加息,擔心就業增速在未來放緩。另有兩位委員傾向於等待通脹方面的更多證據,希望通脹有持續朝2%目標方向上漲的證據,認為如果通脹上升仍有充裕時間採取行動。

然而,其他委員對通脹上行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認為目前通脹水準並沒有反映出較高資源利用率,勞動力市場對通脹的提升作用或低於當前預期。此外,委員們普遍認為,因英國脫歐事件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已迅速回穩,這有利於降低影響美國經濟前景的短期風險。總體而言,美聯儲官員普遍表示,對再次加息仍保持謹慎態度,需要獲取更多資料來評估勞動力市場及美國經濟前景。

「北水」有望繼續大舉南下

筆者認為,香港作為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股票市場一直以來主要以海外機構投資者為主。因此,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有助於改善港股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提升港股估值。同時,「深港通」靴子落地,「滬港通」總額度取消,內地資金有望繼續大舉南下。港股中長期趨勢仍向好,筆者維持恒生指數到今年底將升至24,500點的預測。■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本文有刪節)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其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