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協委員、特許測計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張宏業
延續今年「3.25」房地產新政的精神,深圳銀行在8月份再度出招,將首套房利率由8.7折調升至9折,以遏制房地產泡沫。這是深圳市於6月份再決出「新地王」後,響應中央最近經濟會議的最新調控舉措。
數字也說明7月份深圳住宅市場步入放緩期。先看一手住宅成交局面,回顧近4個月情形可見一斑。如以成交套數分析,過去4個月數字分別是2,340(4月)、2,259(5月)、3,253(6月)和2,954(7月);而成交面積(以平方米計)分別是25.26萬(4月)、24.57萬(5月)、34.65萬(6月)和30.90萬(7月);而均價(元/平方米)分別是49,876(4月)、55,817(5月)、61,756(6月)和56,720(7月)。結論是無論從成交易量和成交均價來考量,深圳住宅市場雖然從「谷底回升」,但是6月份的高峰已達,出現緩慢走低情況。
讀者請小心留意,7月份一手房均價下調超過8%,是今年以來單月最大跌幅,成為單月內轉勢的證明。其實是什麼事情令局面改變,如果能夠洞悉原因,便可掌握預測未來走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下半年經濟總體方向,重點地提出「降成本的重點是增加勞動市場靈活性,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8月3日早上,國家發改委發表一篇題為「更好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的報告,明確以「全面激發製造業投資活力」為未來經濟增長動力,撇除以房地產業拉動經濟持續發展的意向。
利好住宅市場因素逐步退場
為了掃清市場不正確解讀,當天傍晚時,更刪除原有「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政策」一句話,清楚傳達央行近期未有降息降準的政策意圖,更於金融市場適度收水,央行表明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降息、降準暫無望,又於市場收水,都是因應7月份中央經濟會議的抑制資產泡沫的需要,下半年利好住宅市場的因素正逐步退場,換來是價格回調壓力增大,成交量容易回落。
內地房地產市場回調是下半年整體趨勢,但是深圳是否例外?深圳樓價會大幅回調嗎?現時的一手價56,720元/平方米是否太高呢?深圳人未來買樓會較輕鬆嗎?
今天的深圳經濟實力已非同凡響,並成功確立為一所全國前列的新經濟活力最旺盛的先進城市。近年,深圳以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確實闖出一片新天地。過去三年,深圳GDP年增速是9.3%,高出同時期全國GDP均增長率不少至2%。深圳市政府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所謂「四創聯動」強化創新、創業、創投、創容令當地商業活動異常蓬勃、大膽創新、勇於創業,吸引大量全國科技創新人才進駐。
優才進駐 新經濟活力驚人
今天的深圳已擁有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十二年的增長率首位,內地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84,000件和去年社會資金投入逾700億的輝煌成績。深圳已儼然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之都,借助眾多國內和香港大學的人才培訓支撐,不斷吸引更多優才進駐,新經濟活力驚人,無怪7月份中央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深圳市發展研究中心被邀主講「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
內地經濟推手仍然以當地政府為主,廣東省以至深圳市政府財政實力雄厚起着關鍵因素。從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頭三名依然是粵蘇滬,分別是粵的5,439億、蘇的4,516億和滬的4,196億;首半年粵蘇收入快速拉闊,但蘇滬卻正在收窄。廣東仍能以同比15%增長,實有賴深圳的明顯支持,深圳市已佔上全省三分一份額,並以上半年24%增長率急速上升。廣東省財政收入增長遠高於該省GDP增幅,是受惠於企業稅費收入的強勁增長。
政府財政收入豐厚產生良性循環結果,可以每年投放大量基建資金、提供更優厚地方稅收減免、吸引最新型、最先進國內外創新企業進入、資助高端人才培養、增加更多社會福利開支,一舉建立最先進、最優化、最宜居城市。大量有能力的人士陸續遷入,有效地、延伸地推進剛性需求,助長樓價和租金全面提升。
樓價短期大幅調整機會不大
如其他增長快速城市,深圳市住宅樓價仍會領跑於經濟增長,居民購買房屋殊不容易,樓價和收入是不成正比,市政府扶助租務市場和建造大量福利性住房是不二之途,現時豐足財政收入有助補貼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期望深圳樓價短期大幅回跌是不現實的,較大比率是下半年受收緊政策影響,升幅會明顯放緩,後市仍然「易升難跌」。
7月份內地十大城市樓價變化顯示,深圳市住宅均價已達53,384元/平方米,按年/月上升41%/1.9%,跟香港平均呎價差距不停收窄,並已經超越不少新界北區均價。無論如何,深圳市的住宅樓價相對性仍然不貴,尤其是一所高增長的先進城市。展望下半年,當地樓市剛需不弱,但是收緊樓宇按揭政策將限制升幅,市場重回歸理性化。■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