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財經評述:深港通蓄勢待發 港金融發展添動力

2016-08-19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 高級經濟研究員蘇傑

近日,內地與香港證監會簽署有關建立深港股市互聯互通機制的聯合公告,預期年底前正式啟動「深港通」,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深港通有哪些主要亮點?將對香港金融發展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呢?

借鑑滬港通 安排更靈活

深港通汲取了滬港通平穩運行一年多的經驗,在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實踐基礎上進行改進,既呼應了市場需求,又在相關安排上更為靈活。其兩大亮點包括:一、取消總額度。現時「港股通」、「滬股通」以及即將開通的「深股通」均不設總額度,「滬股通」和「港股通」每日限額130億元人民幣和105億元人民幣不變,「深股通」亦設13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並可根據營運狀況調整投資額度。二、擴大投資股份範圍。在維持「滬股通」股票不變下,「港股通」增加恒生小型股指數(市值在50億港元以上股票),新開的「深股通」納入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深成指和中小創新指數成分股和深港A+H股,但創業板股票先期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須注意的是,市場之前預期的放開內地投資者進入「港股通」門檻、放寬每日額度限制等改善措施並未兌現。究其原因,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嚴防金融泡沫風險或是兩地監管部門的重要考慮。

利聚焦新經濟發展成果

相較於深港通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提升法制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的積極意義,香港市場更關心其對本地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影響。從市場層面看,預計深港通在短期內可能促進成交上升,香港市場也可藉助深港通,推出相關配套產品和服務,改善中小型股份交投低迷狀況,提升市場深度與廣度。

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首先,深港通將更利於投資者聚焦中國新經濟發展成果。相較於傳統的上海股市,深圳股票市場的上市企業結構更為多元、指數表現更為突出,其中新興產業公司前景廣受看好,與港股企業互補性強。再加上近年深港融合不斷強化的優勢,可滿足投資內地的多元化需求。

帶旺資金流 創造新職位

其次,深港通或會帶旺資金流動。由於深圳股市市盈率持續高企,加上恒生AH股溢價指數持續位於120點以上高位,滬港通運行初期的「南冷北溫」或有所改變。去年9月內地深市日均成交額首次超越滬市,該走勢持續至今,其原因與深市企業平均規模較細、炒上空間較大以及便於不同類型投資者操作有關。相信深港通將吸引兩地投資者進入過去較少關注的兩地細價股市場,提升市場活力。不過亦須警惕相關股份成長性強、市盈率高、波動性大的風險。

另外,深港通將推進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隨着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更多交流與互動,香港離岸市場的人民幣融資活動、資產管理業務、多元化金融產品等離岸人民幣業務料將全面發展,可望實現自我流轉的良性循環。預期深港通亦將為香港證券與銀行機構提供新的業務機會。有消息指不少海外投資機構積極招聘A股分析師,佈局投資策略。在業務拓展方面,2014年兩地的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為配合滬港通運作,大力拓展客戶資源、開發投資產品,提供更專業服務。相信隨着深港通進入倒數階段,本地銀行等金融機構將更為積極佈局,尋找和籌劃未來發展的新機會。■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