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
在英國脫歐公投後,全球各類資產在7月進行了調整,各央行也保持謹慎的態度。不過進入8月以來,澳、英和紐央行率先降息開啟新一輪「放水」模式。寬鬆的資金面給股市帶來支持,也讓恒指在近兩個月以來整體維持在上行通道中,尤其是進入八月,這其中一個因素便是深港通預期再次炒起。
姍姍來遲 遠落後市場預期
回顧深港通的來龍去脈。其實自從2014年11月滬港通啟動後,深港通的預期就一直存在。不過一場股災打亂了步伐,隨後外圍市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到2016年3月5日,全國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重點工作部分,適時啟動深港通列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工作內容當中。隨後,總理李克強分別在兩會的記者會以及博鰲閉幕式上提及今年擇機推出深港通。直到彭博指內地或於7月前批准深港通,把對於通車時間的猜測推到高峰。然而,無論是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還是MSCI公佈是否納入A股之前,抑或是「七一」回歸,仍未等到深港通,遠落後於市場的普遍預期。
需時做準備 8月或公佈
進入8月,深港通的呼聲再起。就如之前所預測,考慮滬港通南下額度已經用了大部分,額度或在8月或9月用完,故而今秋非常有機會宣佈加大額度和開通深港通。導火線便是港交所(0388)在上周派發中期業績,行政總裁李小加談及深港通,表示深港通啟動日子仍未有消息,但又加了一句「愈沒有消息,可能證明消息愈來愈近」;又指深港通是「肯定及馬上要做的事」。而港交所在中期報告提到,本港已完成開發及測試所需系統,現時技術上已準備就緒,只待監管機構批准。這讓深港通的猜測一觸即發。除此之外,由於公佈後兩方市場需要3個至4個月做準備,為了趕年底通車,本月公佈的概率非常高。
如此來看,這個炒作並不是空穴來風,有內在的邏輯支持,當然不到最後時刻一切都有變數。但考慮到高層領導人表達過今年會推出,加上MSCI未納入A股,外界認為年內一定會通車,並向外界表明開放市場的決心,相信深港通預期不斷強化,還將持續利好港股。
港股稀缺品種再受關注
可以看到從上周開始,港股屢創新高,尤其是成交出現較大提高,增加至700億元水平,本周一更是放量近900億元水平。市場氣氛改善,投資者活躍,料帶動恒指升穿兩萬三水平。深港通的開通將和滬港通產生協同互補作用,深港通打開了投資內地成長性股的大門,包括信息技術和醫療保健的新經濟行業,吸引更多資金投資中國內地市場,同時港股中的稀缺品種也將再次受到關注,包括醫療、教育、博彩和科技等。
這段時間,炒作還將持續,投資者可關注估值偏低的藍籌股,兩市折價的個股也受益,這些概念股在近期已有不俗的表現,仍有上行空間。不過,建議投資者設置合理的止賺位,隨後面對的獲利回吐壓力不小。■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