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
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就一直採取各種工具刺激經濟。在6月末的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重新聚焦以美聯儲為首的各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勢。
可以說,整個7月是修復的一個月,各類資產從英脫歐公投短線影響中走出來,各央行比較一致地持保守態度,保持利率不變或者如日央行一般象徵性地放下水,誠意不足。不過,進入8月,第一周澳聯儲便打起頭陣,宣佈降息25個基點,利率水平再次創下歷史最低。隨後,英央行同樣宣佈7年來首次降息,同時擴大QE規模,並大幅下調經濟預期。而就在本周四,新西蘭央行追隨腳步,宣佈降息25個基點至史上低點,並表示還要加大寬鬆力度,這一舉動同樣符合市場普遍預期。
多國減息後匯率紛走高
不過,大家可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市場人士信奉的所謂傳統智慧說,當一國利率下降時,匯率也會下降,但無論是澳元、日圓抑或是紐元,都分別在降息後,非但沒出現大的回落,反而大幅走高。就拿今日降息的新西蘭來說,紐元在決定宣佈後,短線反彈一度衝至0.7341,隨後回吐升幅。
其實,不難看到紐元從今年以來,就一直在上行通道中,累計升幅逾6%,從6月以來動能加強,基本企穩50日線,百日線支持有力。澳元同樣強勢,年初至今累計漲近6%,從8月2日宣佈減息後,可以算是買盤力量持續,一路逼近年內高位,升近0.78水平。日圓的例子更是明顯,安倍和日央行不斷推出刺激政策,但日圓卻一路走高,今年以來漲逾15%。
顯然,澳元和紐元不跌反漲的原因比較相似。它們雖然降息,但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澳紐仍有息差優勢,繼續吸引資金流入,加上此次降息都在預料之中,市場或解讀為利空出盡。然而,面對不斷的經濟下行壓力,加上脫歐的影響還將陸續地體現出來,各國(尤其是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風險都存在,且一時難以度量,全球寬鬆的貨幣環境還將持續,甚至還有進一步的放水。但是,與此同時,也可發現,不少也真的是有心無力,幾乎快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效果卻在遞減。
非農數據強 影響卻成疑
另一邊廂,剛好另一方向的美聯儲加息道路,似乎也是頻頻受阻。自從去年底靴子落地後,美聯儲就一直處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遲遲不能採取行動。由於加息決定受到數據影響較大,加息預期也是一路在改變。近期,連續兩份非農報告一度令9月加息可能性倍增,但非農的作用非常有限。加上伯老表示,美聯儲可能不那麼急於加息,加息預期降溫。
12月或加息 宜保持戒備
此之所以,美匯指數反彈動能有限,受制於頑固的200日線阻力,目前擴大跌幅,失守96水平,跌穿5和10日線,險守50日線,基本維持在100和200日線之間。不過,值得一再強調的是,面對全球寬鬆環境,加上美國大選在即,12月仍是重要時間窗口,但投資者的確要保持戒備,不確定性在增加。■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