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蘋果的企業文化都在不同的場合提及禪佛文化。這些企業認為禪佛思想有助機構的發展,注入禪佛文化可以幫助研發科技,製造產品,為人類帶來快樂,推動持續發展。細心想一下,用宗教思維來指導企業發展的方向,似乎不容易說得通。
活用宗教 推動發展
宗教主出世,企業管入世,風馬牛不相及。不過禪思想,特別是中國禪佛教,強調迴向世間。在這點上,宗教與企業有共通的平台。問題是,企業怎樣提取宗教的元素,活用這些元素來推動發展呢?具體的操作並不能讓人容易掌握。
或者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企業要運用宗教元素來指導企業?這個問題預設了某些宗教元素可以推動企業發展。禪佛教認為人生充滿苦痛煩惱,因為人往往執茈@間的名、位、貨財,生起種種不安和不快樂,有時以為自己沒有執荂A一切放下了,以為執茠漪O他人,是他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生起分別心,執茠漱@方仍然是自己。
中國禪佛教特別重視人自我的轉化,人對自己執茠漣_定,由此提出很多破除執茠漱隤k來,中國禪宗就記錄了不少這些故事,成為公案。禪佛教的思維特點,可以用非思量這個公案來說明一下。
製造矛盾 突破思維
有僧人問藥山惟儼禪師,兀兀地思量什麼呢?禪師說:思量箇不思量底。僧人又問:不思量底如何思量?禪師回答:非思量。禪本身是種修行的方法,有自身的獨特思維方式,目的是去除我執,把人帶到覺悟的境界。惟儼禪師回應弟子所問,所用的方法是禪的獨特思維方法,並非日常生活的邏輯推理。思量本應有其思量的對象,把「不思量」作為思量的對象來去思量,實在無法令人明白。僧徒又問,禪師卻說「非思量」。
思量、不思量和非思量三個用語不同的組合,引發人們重新檢視我們的日常思考方式。簡單地說,思量或不思量屬邏輯思維的排中律,要麼思量,要麼不思量。思量不思量卻犯了矛盾律,令人無法了解。禪師偏偏製造這個矛盾,然後提出非思量,讓僧徒腦筋急轉彎,向上一路因此展開。非思量是日常思維的突破,打破封限,是創造力的鑰匙。
中國文學批評提及的妙悟說,受禪宗影響不在話下,禪門生活簡樸直接,對中國的藝術發展影響也很深遠。企業要走創意之路,創造品牌,借助禪思維提出新的思維向度,培訓員工打破既定的限制,重新思考自身的價值,走向無限。
在科技之下,創造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態度,新的生活價值,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不容忽視。■梁萬如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高級講師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