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3D重現三百年客家功夫

2016-09-02
■兵器、武學書籍等一覽無遺。 曾慶威  攝■兵器、武學書籍等一覽無遺。 曾慶威 攝

文化節傳承失傳短打技 國術總會盼申列「非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吞吐浮沉、竄蹦門轉,腰腿身手貫串一致。客家功夫以往只傳客家人,加上部分門派師父性格、族群移民等因素,致客家各路門派技藝及文化難以傳承。幸好今年「香港文化節」以「客家功夫三百年」為重點項目,記錄客家功夫起源、發展及未來傳承。中華國術總會執行董事趙式慶指,客家功夫以短打勁力見稱,展覽特以3D效果呈現一招一式,結合傳統及科技,期望記錄快將失傳的文化。他續指,正撰寫申報書,打算申報客家功夫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客家功夫三百年─數碼時代的文化傳承」今日起至30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免費開放,由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及中華國術總會合辦。展覽活動昨日開幕,精通武術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有出席典禮。展覽分有11個不同主題,包括「客家功夫全息影像」(Pepper's ghost)、「Re Actor 體現數碼功夫」、「客家功夫動態視覺化」等,當中更有一比一尺寸立體展現客家功夫、兵器實物及功法手抄本,多角度重現客家武術精粹。

趙式慶嘆各派系功夫難傳承

趙式慶指,客家功夫從粵東山區起源,以兵器結合武術為主,使用農家用具如大耙、板凳等,但隨茈L們遷徙至海陸豐甚至是香港,功夫糅合不同派系套路,門派百花齊放,如江西竹林寺螳螂、東江洪拳、林家拳、青龍潭客家洪拳等。

不過,因為客家功夫不傳外人、師父性格等因素,各派系功夫難以傳承,當中鐵牛螳螂更難在港得見。

他續指,客家功夫招式以實用為主,可觀性較其他功夫稍遜,但其文化底蘊深厚,值得留意及傳承。展覽內重點是與城大合作,籌備三年,善用3D影像技術「香港武術活態資料庫」,以每秒120格幀率捕捉人體在三維空間的活動,務求最準確記錄及保存一招一式。

螳螂派傅天宋冀為文化傳承獻力

現年65歲的江西竹林寺螳螂派傅天宋表示,13歲開始跟師父學武,學習五六年後師父因移民離港,加上香港愈來愈少人學習客家武術,直言「斷鷐h」。他續指,螳螂拳除了模仿螳螂形態外,亦講求吞吐浮沉及寸勁,希望展覽讓更多人知道客家功夫面臨的挑戰,為此珍貴文化傳承出一分力。

客家功夫文化研究會總幹事賴仲明指,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客家人以練習螳螂拳為主,直言九龍城寨、紅磡及西貢亦有不少客家人習螳螂拳,以短途發勁為主。

他續指,洪拳分有嶺南派及客家體系,當中嶺南派最有名的是黃飛鴻,但客家洪拳內有少林體系,強於短橋硬打,力勁十足。賴仲明補充,客家龍形派及白眉派有不少人在學,亦是源於林家拳一部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