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入籃」在即 人幣國際化任重道遠

2016-09-30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何天仲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SDR的主要作用是應對國際貨幣體系儲備資產不足,人民幣「入籃」可提升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儲備需求,雖然短期實質作用有限,但長遠有助推動人民幣市場化及國際化,值得留意。

早在上世紀60年代,IMF便創立SDR以應對「美元危機」來化解國際貨幣體系儲備資產不足的問題,但由於隨後的時間裡國際貨幣體系維持相對穩定而一度被擱置。

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美元作為單一結算貨幣的弊端開始呈現,而SDR一籃子貨幣無疑可降低國際貿易的匯兌風險。不過,目前SDR的規模佔全球儲備資產的比重尚不到3%,實質影響力仍有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尋找穩定的國際收支手段已成為世界難題。

佔世界外儲提升空間大

目前SDR貨幣籃子共有四種貨幣,分別是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人民幣加入SDR後初始權重為10.92%,僅次於美元和歐元,是第三大儲備貨幣。人民幣「入籃」可產生示範效應,刺激全球央行加大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資產的需求。目前,人民幣佔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比重僅為2%,約1,300億美元,預計「入籃」後可顯著增加,至2020年左右或會增至4,000億美元,2025年增至佔外匯儲備資產一成左右,人民幣作為世界外匯儲備貨幣的提升空間非常大。

除了爭取「入籃」,近年中央亦積極推動人民幣直接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截至2015年末,內地已經與3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總數達3.3萬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而人民幣加入SDR可進一步增強雙邊本幣互換的吸引力。內地自2013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量已躍居世界首位,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量為24.55萬億人民幣,人民幣直接與相應國家實行貨幣本幣互換可極大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降低匯兌損失和風險。

金融改革暫難一步到位

人民幣「入籃」及作為直接結算貨幣,均可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內地金融改革仍需深化,未來也需逐步放開外匯及匯率管制,並建立完善的債市、匯市和多層次資本市場,來滿足海內外投資者需求。與此同時,由於近年內地面臨一定資本外流及經濟下行壓力,金融改革難一步到位,人民幣國際化仍任重道遠。■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