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 教育局為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進行為期一個月諮詢,重點包括壓縮政治史,預留課時加強文化史與香港史部分。有教師與學生代表質疑此舉導致政治史徒具框架,「讀完連岳飛、文天祥、林則徐係邊個都唔知」,又批評課程「重盛輕衰」的安排不當。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解釋加強文化史與現代史的重要性,希望各界以專業角度看待今次的課程檢討。
新修訂建議中一課題為史前夏商周至隋唐、中二課題為宋元至清亡、中三則為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改革開放;同時將加強文代史與香港史部分,各朝「政治演變」、「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將以6.5、2.5及1的比例劃分節數。
教育評議會昨日對新修訂表示非常失望,副主席何漢權批評中一學生的學習內容大增,「中一就要讀到隋唐,還要學習何謂嶺南文化」,擔心繁複課程將進一步削弱學生學習興趣,「中一會驚,中二則亂,中三會覺得無癮,於是中四更少人報讀高中課程。」
教師憂「一堂要教百年歷史」
中史科教師黃家樑稱,目前教學時間已經相常吃緊,擔心教師要開「歷史快車」追趕進度,「一堂隨時要教百幾二百年歷史。」同時,學生普遍喜歡三國時代、春秋五霸等古代史,新課程下恐統統省略,「學生讀完連文天祥、岳飛、林則徐係邊個都唔知。」另一位中史科教師麥宇翰則指,「治亂興衰」本是歷史循環,擔心新修訂減省朝代「衰亡」會拆散歷史脈絡,學生更難掌握。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出席活動表示,有關檢討自去年11月已經開始,其間已向包括老師、校長等不同持份者收集意見,「例如他們覺得太多古代史,與現代生活脫節;而現代史的發展,學生覺得有興趣知道,但是看不到、學習不到。」
他續指,若要真正讓學生認識自己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發展時,不能僅茩型F治史方面的朝代盛衰,文化史和社會史都有其重要性,希望各界以專業角度看待今次的課程檢討。
教局:提煉精華符合常理
教育局則在網頁發表「政策正面睇」文章回應坊間種種質疑,文章指出舊有課程內容繁多,無法完成教學已是不爭的事實,整合舊有課題及提煉國史的精華部分是符合常理的處理方法。對於「重盛輕衰」的質疑,局方指此舉只為凸顯每個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徵,又指中國歷史講及「治」與「興」,必會以上一個朝代的「亂」與「衰」為背景,「例如探討明朝的建立,必然會論及元代的衰亡」,並非刻意高舉盛世,並重申「政治演變」的比例在新修訂下仍佔最重,絕非重文化史、輕政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