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敏迪
商王仲丁死後,他的兄弟們憑藉茼菑v的勢力爭奪王位,從而造成了百多年的九世之亂。直到盤庚遷都,用強硬手段制止了貴族們重新形成勢力範圍的企圖,並提倡節儉,改良風氣,減輕剝削,終於安定了局面。可是盤庚之後,他的兩個弟弟相繼為王,商朝國運再次衰敗。司馬遷的《殷本紀》說:「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武丁復興,自然要總結他大伯盤庚的經驗,他關注到了人才問題,然而經過三年的考察,並沒有在原有的幹部隊伍中找到幫助他復興國家的人才。於是「武丁夜夢得聖人」,那個聖人名叫說,接茠Z丁「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然後到處去找,這當然是在做戲給人看。從武丁的兒子祖甲後來也傚法武丁離開王都,到平民中生活一事可以知道,武丁年輕時也在民間生活過,他心目中也已經有了說這個合適的人選。問題是他是個胥靡,也就是服勞役的奴隸或刑徒,而商朝的統治者是奴隸主貴族,要將被統治的最底層人才提拔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肯定難以被統治集團所接收,提拔上來了也難以開展工作。於是借助所謂的夢,和一系列眾人的尋求,最後果然「得說於傅險中」,於是就以地為姓,稱為傅說,然後「舉以為相,殷國大治。」
《尚書.高宗肜日》這篇古文有不同解讀,按照《上博間.競建內之》:「昔高宗祭,又雉雊於彝」的說法,應該是武丁在祭祀先人。《高宗肜日》的關鍵句是:「典祀無豐於暱。」祭祀也不要偏向最親近的人,同樣道理,使用人才自然也要打破以往的常規,要以賢不以親。他甚至用上了大禹以後不再用的五明扇,晉人崔豹的《古今註.輿服》說:「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五明,是東西南北中,只要是人才,就不拘地域,不拘身份。
這個原則也貫穿在了,他所立的帝后身上。出土的甲骨文表明,他的第一任帝后是婦好。有些人以為婦好是部落首領之女,可是甲骨文中沒有找到她出身的記載。婦好的好,代表的是殷商國姓一樣的子姓。和傅說一樣,很可能是武丁在民間時發現的人才,而且和武丁一樣具有共同的強國理想。國之大事,戎與祀,武丁把這兩樣大事都對她委以重任,這在進入父系社會之後是空前絕後的。可惜,學者們的考證說,她三十出頭就死了。最多在十餘年間,她多次領兵征戰、戍邊在外,與國家同甘苦共命運,取得了非凡的功績。第二任帝后來自井方的婦井也是如此,但除了少數幾次征戰和祭祀的記載,甲骨文中多次說她善於農業種植,尤其擅長種黍。經過多年的征戰,外部威脅已經初步平息,發展農業生產成了最重要的任務,婦井的才幹,正好擔負起了這個責任。
甲骨文中已經發現,在武丁身邊有過幾十個女人,但帝后只有三個,最後一個後癸的記載不多,也許那時武丁已經進入暮年。後癸是她死後的名分,其名是因為她死於癸日也未可知。婦好死後為後辛,她的墓中就有「後母辛鼎」,是她的後人所鑄。著名的「後母戊鼎」,則陪葬於婦井墓中。「胥靡發明王之夢」,是殷武丁打破常規使用人才傅說的佳話,而婦好、婦井作為帝后發揮的非凡作用,則成就了武丁和她們千古不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