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決心拓棕地 明年普查研對策

2016-10-28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特區政府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提出發展新界北和東大嶼都會作為未來主要土地來源。面對近年新界北大量棕地爭議,當局強調會決心發展棕地,迎難而上,並將在明年展開棕地普查,研究將來處理棕地的賠償和安置政策。

影響就業難完全取締

陳茂波昨日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合適發展棕地是必要選項,但棕地上有不同作業,例如物流業及回收業等,帶動不少就業機會,未必可完全取締,政府在處理洪水橋新發展區時亦出現類似情況。

他承認,現時本港處理棕地狀況不理想,可說是「雜亂無章」,但強調香港人精神是迎難而上,會勇敢面對,「下了決心要做!」

他又提到,政府在洪水橋發展中,建議騰出用地興建多層工業大廈以安置棕地作業者。他知道社會上有聲音表示,未必能把重型機械搬上樓,但政府會在洪水橋新發展區預留土地作有關用途。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現時政府未就全港棕地分佈作統計,根據現時規劃,洪水橋、元朗南、古洞北/粉嶺北,再加上新界北策略增長區,合共有540公頃棕地。

發言人表示,需要聚集較大規模棕地發展,才能較易規劃及增建基建設施,但強調現時的收地做法行之有效,最難是如何安置棕地上的居民及作業者,現時並無棕地作業者安置政策,該些人若無向政府登記,未必可在收地時獲補償。發言人表示,政府已就棕地展開全港性研究,掌握棕地分佈和行業,希望增加誘因,讓他們騰出棕地。

對於會否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發言人指該處有不少樹木、歷史建築,經評估認為釋放土地的潛力不是太大,需待民政事務局私人遊樂場地契約完成檢討,才能判斷是否需要保留。

研拓地下空間可行性

除了發展棕地之外,報告又提出在未來多管齊下,包括研究發展地下空間的可行性,並計劃在維港以外填海以及調置土地用途,以增加土地供應。發展局表示,會配合食物與衛生局的新農業政策,一同物色農業優先區,發掘常耕農地作農業用途。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