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古典瞬間:清代的綠營

2016-11-26

■ 青絲

綠營是清代的漢軍部隊的統稱,最早出現於明末清初。《清稗類鈔》載,明末清軍從遼瀋等地俘獲了大量的百姓,作為王公貴族的奴隸,皇太極將其中的一些健壯者組成軍隊,設為左右兩翼,由駙馬佟養性、都統馬光遠統領。後來,隨蚋k順的漢人越來越多,入關後,清廷按照滿洲八旗的建制,將漢軍部隊也設為八旗。為了便於區分,規定漢軍全部使用綠色的旗幟,稱之為「綠營」或者「綠旗兵」。綠營是各省的經制之軍,除了關外,分佈於全國各地,最多時有六十萬人,是滿洲八旗部隊的三倍。綠營最初的職責是作為警備部隊,負責地方的治安防務。然而,到了康熙朝的時候,原來最為精銳的滿洲八旗部隊已經腐化,不再具有戰鬥力,故在平定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時,綠營成為了主戰部隊,並且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成為了維護統治的最主要的軍事力量。直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被太平軍擊敗,曾國藩組建了新編制的湘淮軍,稱為「勇營」,取代了綠營的地位。被改編為巡防營的綠營,遂由此而式微。

各地的綠營,兵卒都是來自於本地,且以地域為明確劃分。綠營有一種類似於預備役的兵制:經過挑選,一部分士兵的子弟成為綠營的預備人員,每人每月可領取五錢的餉銀,稱之為「余丁」。每當部隊出現空缺,就從余丁中考試選拔。只有在招募不到人才的情況下,才到百姓中招兵。綠營的兵卒入伍後,也只能是在本地服役,即使在戰事發生時被徵調到外地,一俟戰爭結束,也要回到原籍駐防,不能隨茞弇漹N官的調動而轉防。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培養士兵的歸屬感。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服役,加上許多兵卒都是出自於軍人世家,較容易形成凝聚力;二來兵不隨將走。清廷規定,綠營的武官不能在一個地方任職太久,不斷換防的將官,無法對手下的兵卒形成絕對的控制,便於朝廷管理。

綠營的指揮系統分為標、協、營三級。「標」又稱為「中軍」,由各地的最高長官--總督任統領官,起到居中指揮和調遣的作用。總督下面有巡撫,巡撫下面有提督,提督下面有總兵,各司其職。通常以鎮為單位,每一個鎮派駐一名總兵,形成兵力的廣泛分佈。「協」由總兵的下一級軍官--副將擔任指揮官,帶兵駐守在各個要害部位,協同防務。「營」則是副將以下的各級武官: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分別帶兵把守在各個關隘和繁華市集,負責地方的治安,維持秩序。這種兵制一直延續到清末,在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的第六回,還有關於這種兵制的描述:「傳齊了標下的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

清政府對於由漢人組成的綠營,一直存有較大的戒備心理。清人福格的《聽雨叢談》中載,清代之初,朝廷在以投誠明軍組成的綠營,各個要害部門都安插有不少滿洲人,起到監視監管的作用。清軍入關之後,關外的發源之地,也不准綠營駐紮。到了康熙朝,平定完「三藩之亂」,康熙又根據過去的藩鎮易於形成一方獨大的弊端,作出了有針對性的部署:各地掌管兵符的提督不能兼管財政,因而在行動上要受到巡撫的牽制。而這種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互相掣肘的作用,同時也使得兵權被牢牢地掌控於中央政權的手中,為維護統治提供了便利。由於清廷的腐敗,到了清代末葉,綠營也漸漸失去了戰鬥力。據羅爾綱先生的《綠兵志》介紹,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士兵的差務繁重。職能集軍隊、警察、差役、河夫為一身的綠營兵卒,由於差務過於繁雜,日常訓練受到了嚴重影響,最終導致了作戰力的低下;二是餉銀太低,導致軍心渙散。綠營的馬兵每月餉銀二O銀子;步兵一O五錢銀子;守兵一O銀子、五斗米。康熙朝的時候,市面上的物價還比較低,每石米僅賣四、五錢左右,綠營的兵卒靠餉銀還能勉強養家餬口。雍正朝之後,米價開始大幅上漲,綠營兵卒就開始入不敷出了,許多兵卒都利用業餘時間做小販,或者兼職做手藝來補貼家用。最後,因為對太平軍的作戰失敗,清廷改練新軍,綠營遂被勇營所取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