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理念於當代社會各範疇都愈見受重視,對建築工程技術來說,更是一個重要課題。理大「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鍾國輝特別提到,香港城市建築於上世紀70年代急速發展,當時的樓宇結構設計一般以50年壽命作考慮,未來將有大量建築逐漸老化,分中心希望透過相關研究,檢視建築物外露以及混凝土內的鋼筋結構受環境侵蝕狀況,及讓加固維修工程技術更穩妥,以有力推動建築可持續發展。
鍾國輝表示,香港為四季分明的沿海城市,建築物既要承受從海而來的腐蝕物,也要面對季節性溫差的挑戰,近年還有珠三角工廠的化學物經空氣而來,這些都會加速了香港樓宇及基建的腐蝕情況。
要做好防腐工作,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在興建階段時一併考慮,然而早年城市規劃一般根本未有意識要作特別設計,所以維修保養讓建築物能可持續發展,便成了非常重要課題。
「不是50年一過就倒塌」
就香港整體城市發展,鍾國輝指,工程業界多以上世紀70年代開始計算,「因為地鐵出現,且沿線物業不斷快速發展,當時興建的樓宇結構壽命一般為50年。」如此來算,這批樓宇豈非「大限將至」?他補充指,所謂50年結構壽命只是當初一個設計考慮,「絕不是年期一過就會全部倒塌。」而在實際情況來說,未來十多年始終會有更多建築將逐漸步入老化,但基建項目如地鐵、大型隧道等,不可能隨便拆卸重建或更換,只能透過工程技術助其延長壽命。
目前已有很多方法為建築物進行加固維修,然而成效需要時間驗證,即使有外國同類經驗,放諸香港環境亦未必準確。為更具體了解香港建築物受環境侵蝕的影響,鍾國輝指其團隊數年前已於全港設置共6個檢查站,包括臨近海旁的中山紀念公園,以檢視建築物外露鋼構狀況,同時了解混凝土裡面的鋼筋腐蝕,「維港兩旁的樓宇因長期受海風吹襲,腐蝕情況相對嚴重,於該處設置檢查站收集數據,日後設計新建築物時就可參照,相應提高防腐要求。」
不過,建築物的腐蝕都數以十年計,他坦言有關研究亦要長期持續至少十年,才能取得有效數據推算建築物未來情況,「現在必須要開始做,才有機會為50年後帶來更好的結果。」 ■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