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曾撰文寫到,草原上生長的口蘑貴比黃金,一年一季,生長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深綠色的口蘑圈裡。九年了,我至今保留着牧民送給我用棉線穿起的小小的天然口蘑,不捨得吃,惜之如金。而更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呼倫貝爾由牧民孩子組成的五彩兒童合唱團那有如天賴的歌聲。他們都是普通牧民家的孩子,小姑娘高貴的氣質有如小公主,小男孩硬朗的派頭有如男子漢,從他們口中唱出的長調,昂揚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涼,聽哭了所有在場的母親。我很想看看是什麼樣的生長環境、什麼樣的父母,造就了品質貴比黃金的孩子。好奇把我引向荒漠的草原,去尋找「小百靈」的出處。
汽車在一望無邊的草原開了幾個小時,才看見蒼穹下孤零零兩個蒙古包。走進小姑娘的家,家裡幾乎什麼都沒有,一個鐵製架床斑駁掉漆,一個很舊的小廚櫃和一些毛毯,已經是家中的全部。結實誠懇的母親熱情地招呼我們,但不知做什麼好,還是陪我來的幹部提醒她「快倒茶」。小姑娘也不像在舞台上那麼自如,有點害羞起來,我拉她坐在身旁。我們喝着茶,吃着奶酪乾,母親還在找尋着能給我們吃的食物。不一會兒,放牧的父親回來了,他瘦瘦的,個子不高,身板很結實,長年被太陽暴曬的皮膚變成醬紫色,見到我們不知所措,不知說什麼好,低頭靠在床邊。我問起為什麼小姑娘會唱歌?母親說,長年放牧不停搬遷,孩子不能按時上學,只能跟着父母放羊。沒有麥當勞,沒有遊戲機,更別提手機和電腦,童年的他們除了羊羔、牧羊狗外,再沒有別的玩物,辛勞的父親母親和祖母邊勞作邊唱歌,男孩子八歲就跟隨父親去放馬,親眼看見親人凍死在風雪中,小小年紀就經歷了苦難和別離,卻無礙他們的天性和歌聲,他們在襁褓中就開始聽歌,年年歲歲,在歌聲中長大。
父親突然站起來就往外走,說是要殺羊,給我們吃手把肉,我死死拉住不放,借口說還有事就要離開。羊是他們的所有財產,所有經濟來源,哪經得起這樣一隻隻吃掉。臨行,我身無別物,只能傾我所有表示一點心意,母親死也不肯收,把我的手都推疼了,還是幹部示意她才肯收下,她奔出去,拿出小小的白色塑料袋,一定要送給我,幹部叫我收下,說執意不收,她會覺得是嫌棄。
這就是口蘑的來歷。多珍貴的口蘑,多高貴的人品。九年了,小姑娘已經長成大姑娘,小男孩也變成真正的男子漢,不論他們在做些什麼,一定還在唱歌,難忘的呼倫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