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本港學界正積極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不論是本港或外地的教師都期望透過交流,提高教與學的水平。香港教育大學早前安排來自哈薩克斯坦的中學教師到港交流,當中約三十人昨日到訪中華基金中學,並分組觀課和參觀校園。有哈薩克斯坦教師對該校年僅十三四歲的中學生能自行編寫程式感到驚訝,希望此行可以借鑑香港經驗。
來自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多所中學,並任教化學、生物、物理和資訊科技等科的58名教師,在上周五抵達香港,並參與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在上周六出席了教大舉辦的「STEM教育工作會議暨嘉年華」。
昨日探訪團隊分成兩組,約三十人到中華基金中學探訪,校方安排了學校管理層和多名學生接待。校長區光榮致辭後,兩名哈薩克斯坦教師利用Youtube影片展示當地的自然和人文風景,及介紹明年將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辦的世博會。
教師Altynay Maldybayeva表示,哈薩克斯坦仍是發展中國家,很高興能來港,期望可以向香港多多學習。席間兩名哈薩克斯坦教師以母語進行介紹,大部分港生均是首次聽到哈薩克語,其間翻譯員以英語進行翻譯,師生們都聽得投入。
種植樹苗 建立友誼
在校方安排下,一行人聯同中華基金中學管理層和學生在天台進行植樹儀式,而種植的蘋果苗、石松苗和月桂苗亦是本港和哈薩克斯坦均有的植物品種,象徵彼此建立友誼。接着學校安排了觀課,到訪教師分成4個小組,參觀該校初中至高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資訊科技課。
其中有6名教師參觀由鍾禮邦任教的中二電腦課,當時他正教授編程,學生則利用軟件「MIT App inventor 2」編寫可以傳遞短訊的手機應用程式。在場觀課的教師Yerkebulan Kozhabekov表示,他在當地從沒試過向學生教授編程,而對於港校年僅十三四歲的學生就能自行編程感到很好奇。
鍾禮邦亦向觀課教師介紹編程軟件,並簡介該校的資訊科技課程內容和框架。在交流環節,教師們又互相了解兩地教學情況。哈薩克斯坦教師團隊將在未來數天參與不同的教學工作坊,並在本周五離開香港,完成交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