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是世界學問的中心,每年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精英匯聚(elites gathering),令整座城鎮洋溢着國際氛圍(international atmosphere),充滿韻味的古典建築(classical buildings),則營造出獨特(distinctive)的大學城氣息。
藏書850萬冊 珍寶遍地
筆者沿着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一帶左彎右拐,便到達了歐洲最古老(ancient)圖書館之一的包德廉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圖)。此參考圖書館擁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牛津大學一百多所圖書館之中規模最大(largest scale)。它擁有1,300多萬冊藏書中的850萬冊,書籍文物收藏數量驚人 (amazing collection),僅次於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當中不乏珍品(treasures),如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1215年的《大憲章》(Magna Carta),以及最早的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 (Shakespeare's First Folio) 。
除了本館外,最矚目(impressive)的分館是拉德克利夫大樓(Radcliffe Camera),這棟半圓形(half-dome)的建築物(architecture),設計風格(design style)相當典雅(elegant),是為收藏與科學相關的書籍而建的。
曼德拉曾於館內獲頒學位
除了牛津大學學生,遊客是不能逕自遊走於浩瀚的書海中,他們只能參加導賞團(docent/ guided tour),窺探圖書館的內部結構(internal structure),欣賞17世紀英國內戰(The English Civil War)期間查理一世(Charles I)舉行議會的會議廳(Convocation House)。
這個會議廳裡,最近的其中一次盛事便是頒授名譽學位予廢除種族隔離制度(abolish segregation)、消除貧困(end poverty)和不公(unfairness) 的南非國父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
今天的會議廳,用於重要的大學儀式(major university ceremonies),如大學理事會就是在此開會選舉名譽校長,其中一位擔任名譽校長的便是為人熟悉的香港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講師 廖尹彤、蘇晏生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