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署引入新技術 免開坑效率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目前香港有多達4,000公里的污水渠,但不少位於舊區的地下渠管,原來存在結構隱患,卻因地下管線分佈複雜而難以修復。渠務署去年底從外國引入「螺旋纏繞修復技術」,毋須開坑挖掘及停水便可修復渠管,施工效率遠勝傳統方法,同時亦可減少對路面交通影響。渠務署另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就「九龍、沙田及西貢污水幹渠修復工程」,向立法會申請6億工程撥款(見另稿),有機會使用上述新技術,若順利可於年底開展工程。
本港不少位於舊區的污水渠已有30年歷史,在日常使用下長期暴露於腐蝕性氣體之中,對渠管內壁保護層造成損耗,逐漸出現鋼筋外露等結構性問題,嚴重可引發地下渠道塌陷,對公眾安全、交通及環境帶來威脅,有必要作預防性修復。為避免渠道損毀帶來安全隱患,渠務署每年會定期為污水渠進行檢查,按需要進行修復。
「套豬腸」一次過兼完全停水
然而,修復市區,尤其是舊區的渠道充滿挑戰,除了地下管線複雜之外,工程亦要顧及交通影響,同時亦要維持渠道的正常運作。渠務署九龍及新界南渠務部工程師梁灝駿日前表示,現行修復方式可分為「開坑式」及「無開坑式」。
他指出,「開坑式」牽涉開挖整段路面更換渠管,對交通構成阻礙。「無開坑式」則主要使用俗稱「套豬腸」的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利用高壓空氣導入內襯軟管,固化後成為渠管內部的保護層,優點是只需開挖兩個沙井,路面修復車駛走後,可快速恢復交通,但缺點是必須一次過完成,渠道亦要在工程期間完全停水。
梁灝駿指出,舊區地底鋪設了複雜的管線,不便進行「開坑式」工程,而部分渠道流量大,不可完全停水進行「套豬腸」。
跟足國際標準 可用50年
為克服這個問題,渠務署去年從外國引入最新「無開坑式」螺旋纏繞渠管修復技術,在渠管首尾各挖一沙井,再置入纏繞機以「繞彈弓」方式,將以鋼筋加固的塑料帶捲入渠道內壁,透過高熱將物料黏合,形成新的保護層,極防腐蝕和耐磨,壽命跟足國際標準,可以使用50年。
梁灝駿續說,渠務署是全港首個部門使用「螺旋纏繞」技術,新技術效率較高,每小時可纏繞10米渠道,更可分段進行,隨時恢復路面交通,擇日再繼續進行工程,「與『開坑式』比較,工程時間可由半年大幅縮短至三星期,工程期間亦毋須完全停水。」
他補充,渠務署於去年9月至10月期間,已率先在油麻地果欄近窩打老道兩段共115米的大型渠道上使用「螺旋纏繞」。他表示,新技術的成本較「套豬腸」昂貴約5倍,強調該署會採用最具成本效益方法,同時希望可在未來將技術廣泛化,以提高工程的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