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2017年伊始,解放軍高層調整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南部戰區司令員,由原北海艦隊司令員兼北部戰區海軍司令員袁譽柏擔任。內地媒體稱,袁譽柏成為首位擔任戰區司令員的海軍將領,打破解放軍五大戰區清一色陸軍作為主官的局面。海外媒體則稱,南部戰區或變身中國版的「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與此同時,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春節後發表題為《堅定維護核心 堅決聽黨指揮》的文章指出,確立習近平同志為黨的核心,是關係全黨團結和集中統一的大事,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大事,是黨、國家和軍隊前途命運所繫,全軍要堅定不移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落實到推進軍改和軍事鬥爭準備中去。
解放軍勇於承認不足
文章還指出,當前,我軍正處在由大向強的歷史關口,前進路上還會遇到許多新的「婁山關」、「臘子口」,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國際軍事競爭加劇,我軍「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還很大」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如果不放眼世界全面謀劃軍隊未來,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因此,堅定維護習近平作為黨的核心和軍隊最高統帥,才能匯聚強軍興軍的強大正能量,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筆者認為,「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還很大」的關鍵詞,值得反覆琢磨。古人云,知恥近乎勇。解放軍坦承不足和差距,正是解放軍軍改和發展的強大動力。
到底「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還很大」指的是什麼?筆者查閱資料,找到2012年10月的《學習時報》刊發軍方的文章《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當中提到,「研究作戰問題切中當前我軍建設的薄弱環節。這些年,我軍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建設中的問題依然存在。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軍的打贏能力不足。鄧小平同志在20世紀80年代指出的『兩個不足』的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可見,解放軍的不足和差距,歸根結底就是打勝仗的能力不足。但是,文章也許出於保密,沒有詳談鄧小平所指的「兩個不足」的具體內容。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曾發表題為《中國找尋並找到自身的軍事缺陷》的文章,作者稱讚解放軍勇於面對自身不足。文章說:「《解放軍報》上一篇原本平淡無奇的文章,因其結論而讓讀者着實震驚了一把,(參加某軍事管理創新研討會的)與會代表認為,當前部隊戰鬥力還存在『兩個不相適應』:現代化水平與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
作者分析,自2006年以來,「兩個不相適應」的觀點已經在中國官方軍事報刊、黨和公眾媒體反覆出現了大約20次。而且,觀點的表述常常加上了「在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個定語。作者最後說,「兩個不相適應」並不足以讓中國的鄰國飄飄然起來,但我們對中國軍事力量作綜合分析時,必須把這一自我評價考慮在內。這一自我評價表明,解放軍沒有忘記孫子的教誨:知己知彼。
搶佔「打勝仗」的制高點
美國《國家利益》一篇分析中國軍改的文章也說,中國軍隊仍面臨兩個問題:一、從未打過現代化戰爭,複雜訓練再多,也不能保證實戰成功;二、對資訊化戰爭需要的有效聯合作戰,經驗嚴重不足。最近的軍改顯然意在解決問題。
最後,從「習近平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身份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報道看到,「我軍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 「我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習近平如是說。
南海以及台海,無疑是未來中國周邊最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以至戰爭的地區,其地理位置決定其必然以海戰為主。習近平史無前例地任用海軍將領為南部戰區指揮官,一統海陸空及火箭軍,無疑是克服「不夠」和「差距」的最實際行動,搶佔了軍改制高點,也搶佔了未來「打勝仗」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