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新股發行大減速 不宜高興太早

2017-02-21

李 勇 中興匯金高級研究員

2月10日,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針對市場關注的新股發行節奏問題,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示,用2-3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春節假期過後的第一周,新股發行數量是8隻,而進入第二周,截至日前,只是安排了15日的2隻新股發行,緊隨其後的,則是2月21日才有新股可以申購。從新股發行速度上來看,IPO確實是在大減速了。那麼,這真的意味着未來2-3年新股發行真的會大減速嗎?這種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劉士余主席表示用2-3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但也就是在這次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劉主席也明確表示,股指穩定和融資力度不能對立,沒有IPO數量的提升,資本市場一些醜惡現象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數量上了,殼的價格不就下來了嗎,還炒殼嗎?這表明,劉主席還是主張提升IPO數量的,因此,新股發行的數量不可能大幅減少。

當下,IPO堰塞湖不光是存量的721家,不僅如此,在未來的2-3年裡還會有增量公司加入到IPO的排隊隊列當中,這些增量公司數量可能比721家存量公司的數量還要多,這樣下來,2-3年之後,雖然存量IPO堰塞湖問題解決了,但是,由增量IPO形成新的堰塞湖問題卻無法得到解決。而增量IPO堰塞湖問題的形成,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IPO扶貧政策的實施。2016年9月9日,證監會發佈了《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該《意見》的規定,在實行IPO扶貧之後,全國592個貧困縣當中每3個縣出現1個公司排隊IPO的可能性是大概率存在的。而且,根據《意見》規定,貧困縣企業首發申請IPO實行「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由IPO政策扶貧所導致的增量IPO數量絕非小數。因此,根據劉主席表示用2-3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的說法來認定IPO大減速的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春節假過後股市開市以來,之所以市場的抽血效應減弱,行情持續趨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進入了「兩會行情」的周期,只是,這個周期時間不會太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