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觀畫:悼念缺席者

2017-02-25

■ 葉輝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與世長辭了,近來重讀他的著作,感觸良多,當中提出觀畫其實乃一種悼念--在某種意義而言,可理解為追悼身邊不斷出現又消失的物事,畫的作者不在場了,那就意味荅坋u者,讀書,尤其是讀逝者之書,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今重讀《畫家與模特兒》(The Painter and His Model)一文,隱約窺見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乃至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影子,但約翰伯格的文章似更簡潔,此文指出,無論畫家在找尋什麼,其實都只是在尋找臉孔,臉孔若真的出現,部分為顏料與色漬,部分則為不斷修改的畫面,畫家所尋找之物的生成過程亦為物的顯現過程,只有在被一張臉孔注視時,始可見出臉孔之所在。

在繪畫過程而言,地點相對於空無一物的空間,意味茖き﹞w然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場所,此所以畫家不斷嘗試發現可容納其繪畫實況的地點,當一幅畫重現所在的場所之時,畫家所尋覓的臉孔或可現身;而畫家持續尋找所在場所,以迎接缺席之物;他若找到適切的地點,就會將之加以裝置,祈求缺席的臉孔再次顯現。

正因如此,在攝影文集《另一種講述的方式》(Another Way of Telling)中,約翰伯格的思考就更成熟了,他嘗試提出一種有關攝影的本體論,要點在於攝影與繪畫的不同,攝影直接援引現象而產生不連續性,因而造成照片意義的含混;出色的攝影往往利用此一特性以干擾敘事,從而引領觀看者深入照片內部,以探索與現象共存的融貫性質。

現象之所以具有此種融貫能力,皆因現象可構建某種接近語言之物,或可稱之為「半語言」,而「半語言」不斷刺激觀看者探索其深層意義,當照片以觀看者可分享的方式確認此一意義,就呈現潛在的觀看期待而有所感動--照相機一旦完成現象的半語言就闡明其意義了,當一切得以發生,觀看者就會忽然感到安心自在,猶如在母語之中感到安心自在一樣。

約翰伯格早就在《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一書中,顛覆傳統意義上對視覺藝術的思考,從而改變整整一代人觀看藝術的方式;他在此書揭露藝術背後的西方意識形態問題,比如女性作為觀看的對象、油畫本身的矛盾,乃至廣告與資本主義的白日夢等等。

文集《虛構》(Confabulations)出版於2016年,收錄他在60餘年中所撰寫的一系列關於從文藝復興時期至當代藝術的文章,所談論的內容涵蓋甚為廣泛--從法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普洛克(Jackson Pollock)、馬可.羅斯科(Mark Rothko)、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乃至加繆(Camus)等等藝術家。

在去年放映的紀錄片《昆西四季:約翰伯格的四幅肖像》(The Seasons in Quincy: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中,他曾如此描述自己:「如果說我是個講故事的人,那是因為我首先是一個聆聽者。在我看來,講故事的人就像一個傳遞者,一個在邊境走私違禁物品的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