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豆棚閒話:虎咬豬

2017-02-25

■ 青絲

那年到台灣旅行,在酒樓吃飯,時近歲末,恰好有老闆在旁邊設席酬謝手下員工。其間端上來一盤從中間剖開的半圓形包子,裡面夾塞茼蚸M其它餡料,外形看起來極為誘人,像是電子遊戲裡張大了嘴巴吞食一切的卡通小精靈,不論賣相還是內容,都比漢堡包要更為有趣。與宴者人手一隻,吃得有滋有味,把鄰桌的我們都看饞了。一問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咬豬。於是,越過之前僅是由字符獲得的刻板印象,我終於得與這道經典小吃「握手言歡」了。

沒見過虎咬豬的人,僅從這個形而上的名字,很難產生畫面感,但由另一個言簡意賅的名字「刈包」,就容易理解多了--把包子攔腰割開,夾入鹵好的肉食、酸菜絲、花生末等餡料,既可作為消閒解饞的街食,也可以配一杯豆漿或仙草汁,當成一頓簡約的飯。刈包的餡料,並不拘泥於單一形式,雞排、羊肉、牛肉,無不可以與包子搭配。但虎咬豬,主角則必須是焢肉,才切合題旨。

做焢肉,須取半肥瘦的五花肉,切成手板大小,煎至微微出油。肉片要有一定厚度,煎的過程中,才能把肉汁鎖住,接下來再加上調味料,燜煮至酥而不爛。扮演「虎」的包子,要發酵充分,夠喧軟、夠蓬鬆,卻又不失柔韌的口感。把包子割開,墊上一層厚厚的酸菜絲和芫荽,然後塞入一塊焢肉,把炒熟的花生末灑上去,就是號稱具有治癒人心力量的虎咬豬了。

虎咬豬都是現做現賣,趁著剛出爐的新鮮熱勁咬一口,肉香即隨蚍鰨蟦頂韟茖荂A爽脆的酸菜則是消解油膩、增添清爽口感的佳品。喧軟綿密的麵團,與肥厚多汁的焢肉同嚼,口感極佳,濃濃的脂香,與微酸的菜絲、清香的芫荽搭配,又介於重口與清新之間,不僅誘發食慾,吃的時候,那種須把嘴巴張到最大,才能一口咬下去的爽極快感,也頗能滿足人的原始饕餮慾望--於此基礎上,再來解讀「虎咬豬」所隱含的深遠意旨,就不會覺得有蚆撮辿漹m了。

虎咬豬的卡通造型,很像是從西方傳過來的餐食,不少人因此誤會,以為是借鑒了漢堡包的創意。實際上這道小吃是有民俗意蘊底子的。每年農曆臘月十六,台島居民會祭祀土地公,稱為「做尾迓」。虎咬豬即「尾迓」的專屬古早味,借其喜感的外形,為民俗文化提供語義更為飽滿的靈韻。民間的說法是被割開的半圓形包子,很像錢包,被塞入的餡料則又有充實錢包的寓意,象徵財源富足,永無枯竭。而且,必須放懷去吃的虎咬豬,也象徵荓漡B被大口吃掉,已消失淨盡,不復存在,來年將會一切順利。

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地方的建築形態、生活方式已經大同小異。而被納入民俗敘事層面的虎咬豬,也是寶島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美食標籤。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