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世界何以存在?

2017-02-18

■ 葉 輝

帕菲特《論重要之事》終於在2011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確實惹起不少爭議,他在解釋為何康德(Kant)公式應該修正之時,就有此說法:「從偉大的哲人的作品中學習,我們應該努力取得更多的進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該能夠看得更遠。」他稱之為「康德的契約主義公式」。

美國學者阿倫.伍德(Allen W. Wood)認為,其中的方法分歧在於康德的人性公式(Kant's Formula of Humanity)的解釋;但帕菲特回應表明不接受阿倫.伍德的診斷;伍德指出,分歧在於兩人對哲學論證方法及態度迥異,論證方法將兩人的直覺反應風格化(stylized)了,有時使用複雜的虛構例子以測試道德原則,不管是否涉及實際的有軌電車,他之所以將虛構例子視為「有軌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s),那是要向率先將案例引入哲學文獻的英國哲學先驅菲臘帕.佛特(Philippa Ruth Foot)致以敬意。

帕菲特其實並非執茪坐H,更虛心求教,據說他完成《論重要之事》的核心內容之後,四出尋求哲學專家的批判,有超過250位哲學家給予回應,而他面對各種批評俱加以仔細修訂錯誤,那大概就是此書何以十來年後才得以出版的原因吧。

另一方面,他在學術研究中還使用貌似從科幻小說所ㄤo的例子,諸如「時空轉換器」(teletransporter),從而探討有關情緒及情感的「自我認同」(self identiry)等等;他其實乃一名還原論者(reductionist),認為「自我認同」可歸結為一套審視自我的標準,或可稱之為「我」的同一性;故此認為世人不必假定一套存在法則。

他的結論為世人有責任承擔一切被誤解的後果,此所以一切俱關乎理性、心理連通(即內存和性格)以至連續性,從而認為「自我認同」可完全客觀描述:「我」需要探求不確定性質的答案,那麼,不妨有此一問:「繼續存在的仍然是『我』嗎?」持續的身份問題即關乎繼續存在的全部事實。

那麼,世界為什麼存在?古希臘哲學家欲弄清楚世界由什麼組成,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說哲學始於好奇;而泰勒斯(Thales)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認為是空氣,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認為是火;在德國思想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之前,沒有人被非存在此一問題所糾纏--他在1714年寫道:「我們有權利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世界上有些什麼,而不是什麼都沒有?」美國哲學家占.霍特(Jim Holt)的《世界為什麼存在?》(Why Does the World Exis?)一書的靈感,來自閱讀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薩特(Jean-Paul Sartre)以及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在一次電視採訪中的談話:「我們距離回答此一問題,至少尚有五個愛因斯坦(Alber Einstein)那麼遙遠。」

帕菲特則描述單一的自我解放的觀念:「我的生活似乎是一條玻璃隧道......當我改變看法,我的玻璃隧道的牆壁就消失了。」此所以這世上還有一個「我」,決意要走完此條玻璃隧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