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東岳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常務副主席及註冊專業測量師(產業測量)
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下稱「起動辦」)推出計劃,重置成業街休憩花園為翠屏河公園,搬遷後的公園面積,將由原本約4,700平方米增至約5,800平方米,並增設多用途廣場、長者健身站、育嬰室、園林休憩區包括涼亭及避雨亭,附屬設施的建築物提供管理處、洗手間、貯物室、園藝房,以及園景區,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閒空間。而騰空的成業街休憩花園土地,將與毗鄰的商業用地合併作商業發展,帶來現時市場所需的額外商業樓面面積,這是個成功置換土地的各方面多贏的例子,擴大公園令地區環境改善而土地資源得以善加利用,同時帶來可觀的額外庫房收入。
騰空成業街花園與鄰地作商用
「翠屏河公園」計劃,把原有佔地約4,700平方米的成業街休憩花園,遷移至成業街西南面,與現時用作公共停車場的土地「互換」,並改建為更大的約5,800平方米的翠屏河公園,除上述新設施外,園內將設較高的綠化平台,以供遊人觀賞翠屏河景色,並會配合翠屏河旁的行人步道、行人天橋等設計。香港包括東九龍區對尤其較大樓面的寫字樓需求甚殷,騰空的成業街東北面的休憩花園土地,與毗鄰的土地合併成較大面積的商業用地,可建樓面約115,000平方米,此地段交通方便,臨近觀塘繞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等多條交通主幹道路,而觀塘港鐵站亦在近距離步程之內,料此地推出市場招標將甚受歡迎,為庫房帶來一筆可觀的賣地收入。
翠屏河新設計綠化市區環境
另一方面,起動辦與渠務署為觀塘「敬業街明渠」變身「翠屏河」的活化計劃,早前完成首階段公眾諮詢,諮詢文件透露河道採用「親水文化」的設計特色,把現時由佳廉道、沿翠屏道和敬業街旁、伸展到海旁約1公里的明渠,活化為兼具藍綠建設概念的「翠屏河」,連結上述翠屏河公園,優化成為區內的綠色概念建設。區內居民習慣原為主要作排洪功能的「敬業街明渠」名稱,當局計劃把「渠」活化成「河」,不僅會進一步加強防洪功能,同時更會從多方面提升其質素,包括水質、生態、景觀和公共空間等,令明渠變身成市區中的河道綠洲,構思中包括設有行人橋橫跨河道上,並有人工浮島與人工濕地、太陽能驅動的智慧水閘,控制河道水流和排洪等。其整體概念有利於綠化市區環境,筆者認同柯創盛議員的提議,翠屏河新設計可加入更多智慧城市元素,例如免費WiFi,讓市民包括年青一代可盡情享用這些設施,配合促進長幼共融的理念。
靈活運用現有土地資源,置換在不同政府部門管轄下的不同用途土地,再加上配合綠化、排洪甚至美化名稱等等目標,都是知易行難,必需經過有大局觀念及前瞻性視野的統籌部門去協調推動。
政府活用土地資源值得推廣
筆者認為上述各項計劃的成功推動,實有賴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以及觀塘區議會的不斷努力、各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地區人士的支持所達至。這種合作模式成功優化地區環境以及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值得在全港十八區都推行採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