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天仲 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 高級經理
隨着內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以及80後和90後開始成為消費主力,消費升級已成為趨勢。近年內地居民對服裝的消費呈現出個性化及移動化等特點,互聯網已成為各服裝品牌的新戰場,在此衝擊下,部分傳統服裝品牌節節敗退,但同時也有不少新品牌湧現出來。可以預見,未來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服裝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各大服裝品牌在提升產品質量之餘,亦需增強與消費者的情感互動,以把握新機遇及應對挑戰。
近年內地居民消費能力持續提升,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去年內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38萬元(人民幣,下同),名義增長8.4%;人均消費支出1.71萬元,名義增長8.9%,顯示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之餘,消費意願也在增強。此外,2016年全年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33.2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的銷售同比增長7%至1.44萬億元,顯示服裝行業也保持平穩增長。
淘品牌崛起 網絡營銷地位升
受網購等因素驅動,內地服裝行業開始呈現出新的特性,網上銷售增速強勁的同時,淘品牌(即網絡原創品牌)也開始崛起。2016年內地網上零售額約為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其中穿類商品銷售額增長18.1%,增速遠勝線下銷售。此外,淘品牌也開始受到消費者熱捧,近幾年雙十一女裝銷售排行榜前10位多次出現淘品牌的身影。除了淘品牌,傳統品牌公司也日益重視線上銷售,優衣庫(UNIQLO)已連續兩年霸佔雙十一女裝銷售排行榜榜首位置。
傳統品牌紛增網絡廣告投放
現時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窗口,部分自媒體通過在此類社交軟件中發佈品牌推廣文章及廣告,成功吸引大量粉絲用戶。在2016年「雙十一」活動中,網紅店受關注程度甚至超過部分傳統品牌,足見其影響力。為進一步搶佔市場,服裝品牌公司也紛紛改變傳統的營銷策略,開始加大網絡廣告的投放力度,借助自媒體及網紅開展營銷活動,成效顯著,傳統的廣告投放營銷模式已開始被顛覆。
筆者認為,服裝品牌在提升產品質量和性價比的同時,能否高效利用新媒體進行產品營銷將成為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此外,內地三四線城市生活成本較一線城市低,居民消費意願強,已成為主要的增量市場,未來料繼續成為各大服裝品牌爭奪的重心。服裝行業的新特性無疑對傳統服裝品牌帶來了新挑戰,但同時也是新機遇,行業格局仍在快速變化之中,值得留意。■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