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運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
最近一段時間,朝核危機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有關報道佔據了國際媒體的頭條,有關問題成為了從聯合國安理會到大國高官會晤的焦點。半島戰雲密佈,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美國的戰爭準備已經全面展開
在軍事準備方面,美國幾大航母編隊加緊向半島海域集結,美日、美韓大規模軍事演習接連不斷,對主要目標的情報偵察更是加緊進行。法律準備方面,總統、國防和安全主官召集國會議員進行秘密吹風,為必要時爭取國會戰爭授權預作準備。輿論準備方面,不僅總統前所未有地邀集安理會15個成員國大使到白宮會見,利用美國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之便,邀請15國外交部長討論朝核問題。多種跡象表明,美國正在從各個方面加緊準備戰爭行動。有充分理由相信,美國目前的動作既是軍事威懾,更是戰爭準備。
還要看到,特朗普需要一場戰爭。特朗普「政治素人」形象頗受美國建制派詬病,他需要通過戰爭決策確立「政治強人」的地位。特朗普的國內議程處處受阻,需要通過對外戰爭增強其施政能力。儘管特朗普及其幕僚仍表示希望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但是戰爭選項已經擺上枱面。特朗普不會因國際社會的反對而優柔寡斷,不可能給中國和平斡旋留下太多的空間和時間。
日本也是一個重要生戰因素。日本唯恐天下不亂,不斷鼓動美國對朝開戰。日本的如意算盤是:假美國之手,一舉消除朝鮮核威脅;借支持美國開戰拉緊美日同盟,強化其東北亞戰略地位;借配合美軍行動,突破和平憲法和海外用兵限制,達到借船出海的目的。
規勸各方冷靜免戰
中國是半島問題的利益攸關方,朝鮮擁核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半島戰亂對中國構成重大挑戰。中國是「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對於發生在直接周邊、關係到國家安全的重大事態,必須拿出大國魄力、擁有大國作為。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安全利益高於一切,應是中國應對朝核危機的根本立足點。
朝核危機不僅給美國強化軍事同盟、部署「薩德」以借口,而且可能引發破壞中國安全環境的戰爭危險。朝鮮擁核還可能因其技術故障,或者因遭受軍事打擊而造成中國難以承受的核污染。各大國已經形成共識:解決朝核問題的最後時刻已經到來,無論如何不能再拖延。
中國提出「雙暫停」、「雙軌並進」建議,堅持反對任何一方在半島生亂生戰的立場,無疑是正確的選擇。重返六方會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和平止戰的希望尚未完全喪失。儘管制止戰爭的難度極大,但是事關國家重大戰略利益,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仍應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當務之急是,規勸雙方冷靜下來、相向而行,避免將危機推向戰爭。
對美國必須嚴厲交涉,說服其放棄動武選項,真心實意配合中國的和平斡旋。美國大搞戰爭威脅,不肯停下大規模軍事演習和軍事集結的步伐、不斷製造戰爭緊張氣氛,是在壓縮中國和平斡旋的空間。有必要給美國劃設紅線:沒有中國的認可,不得採取任何對朝軍事行動,否則中國必將軍事介入。
對朝鮮必須曉之於利害:朝鮮擁核不僅不能自保,反而可能招來禍患。朝鮮應聽中國的勸告,盡快下定去核決心。即使朝鮮提出這樣那樣的交換條件,中國也應盡最大可能幫助斡旋。如果朝鮮不識好歹、不聽招呼,繼續一意孤行、再次進行核試驗,甚至直接訛詐中國,中國必須作出嚴厲反應,加大對朝制裁施壓力度,包括停供石油、糧食。
做好百分之百準備
中國要拿出大國魄力、擁有大國思維,善於合縱連橫、借力用力。中國具備干預能力,該出手時一定要出手。時間緊迫,不能縮手縮腳,必須敢作敢為,必須加緊做好戰爭隨時爆發的準備,包括思想準備、輿論準備、軍事準備,必須加緊擬制應對戰爭的外交、軍事行動預案,盡快進行軍事部署變更。戰爭乃國之大事,備戰方能止戰,即使有百分之一的戰爭可能,也要做百分之百的應對準備。
中國還應聯手俄羅斯,動員上合組織、東盟以及整個國際社會。為此,要展開縱橫捭闔的外交運籌,與俄羅斯及其他可能的盟友進行及時坦誠的溝通,爭取達成戰略共識和行動默契。
中國所有舉措都要着眼於強化大國地位、重構東北亞地緣格局。如此,方能變壞事為好事、變挑戰為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