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過泰山側, 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聽之①。使子貢②問之曰:「子③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④。」而曰:「然⑤,昔者吾舅死於虎⑥ ,吾夫又死焉⑦,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為何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⑧,苛政猛於虎也。」
題解
本課節選自《禮記.檀弓下》,現題為編者所加,版本據《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本文從婦人口中記述了一家三代慘死於虎口的厄運,並說明她仍不願離開的原因,在於此地沒有苛政,突出了「苛政猛於虎」的主題。
註釋
① 夫子式而聽之:夫子,古代對老師的尊稱,這裡指孔子。式,同軾,多指古代車前的橫木,亦可指兩旁的曲木。在這裡 「式」作動詞用,指靠着式。一說握着式,亦通。
② 子貢: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③ 子:代詞,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妳」。
④ 壹似重有憂者:壹似,簡直似。重有憂者,謂其哀有重重憂戚。重音仲。
⑤ 然:是的。
⑥ 昔者吾舅死於虎:昔者,從前。舅,古代指家翁,即丈夫的父親。
⑦ 死焉:死於此,指死於虎口。
⑧ 小子識之:小子,年輕人。長者對後輩的一般稱呼。識,同誌,即記住。識音志。
書籍簡介︰精選中國歷代文學約六十課,上自先秦,下迄晚清,皆為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偉作。所收錄的各體文章都依時代排列,並按程度深淺,分為初、中、高三冊。每篇均按正文、作者、題解及註釋四類編寫,讀者在理解古文的要旨之餘,又能領略名篇的時代背景及文學地位。■資料提供︰商務印書局
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