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美國攔截洲際導彈成功 關鍵在於動能殺傷彈頭

2017-06-02

許 楨 資深評論員

本周一凌晨,朝鮮朝日本海發射一枚彈道導彈,飛行了450公里。自年初至今,該國已試射了9枚導彈。次日,五角大樓宣佈,美國「陸基中段導彈防禦計劃」﹙GMD﹚新近1次攔截試驗成功。美軍從太平洋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Kwajalein Atoll﹚發射1枚靶彈,模擬敵方洲際導彈;再由加利福尼亞州某空軍基地發射攔截彈,成功將其摧毀。

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長詹姆斯.敘林﹙James Syring﹚視該次成功試驗為「重大里程碑」,並稱「面對真實威脅,美國已有可靠、可信的遏制手段」。在上述攔截試驗進行前,朝鮮已連續於3周之內,試射了3次彈道導彈,其中1次導彈的射程長達2,200公里,理論上可擊中美國本土,乃洲際導彈的雛形。

洲際彈道導彈殺傷力最大最難攔截

作為遠距離攻擊手段,對地打擊導彈,根據彈頭,可分為常規導彈、核導彈。根據飛行原理與特性,則分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現代型號大多能離地數米至數十米、隨地形起伏前進,加上輕盈、小巧、靈活,不容易為敵方發現之餘,購置、使用、維護成本都低,但缺點是打擊力弱、速度在音速之下,一旦被發現,便不難被擊落。

相反,彈道導彈體量大,單體重量在幾噸至幾十噸之間,等於巡航導彈的幾倍至幾十倍。彈道導彈成本高、易被發現,但由於速度極快,動輒在音速數倍以上,即使被對手成功偵測,卻不見得有攔截手段。彈道導彈爬升得越高,射程就越大,俯衝攻擊目標的終極速度也就越快。

因此,雖然洲際彈道導彈,與短、中、遠程彈道導彈的原理一樣,但因其射程最遠、速度最快,相關的攔截技術也就最難發展。過去10年來,美國陸、海軍,先後部署了「愛國者3型」﹙PAC-3﹚、「薩德」﹙THAAD﹚和神盾艦上的「標準3型」﹙SM-3﹚3種反導系統,已可應對中、短程彈道導彈威脅。新近試驗成功的GMD,則是挑戰殺傷力最大、攔截難度最高的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上萬公里,幾乎全程在太空飛行。當導彈依靠強大的火箭發動機脫離地心吸力、幾近垂直爬升後,以極高的速度衝出大氣層,在太空以均速前行。爬升段後,洲際彈道導彈在太空漫長的一段稱為「中段」,是對手攔截的關鍵。由於太空接近真空,該段飛行幾乎沒有阻力和摩擦力造成的熱障,正是洲際彈道導彈急行萬里的關鍵。當抵近目標上空,洲際導彈原先分成三數段的火箭彈體已在爬升段、中段一一分離,只剩下重返大氣層的彈頭,此時距離擊中目標,最多不過數分鐘。

考慮到洲際彈道導彈的作戰模式,唯一有效攔截的只有中段。爬升段固然完全在大氣層內,卻較易追蹤,速度也慢,但要到發射國領土、領海上作攔截,畢竟外交風險太大,容易傷及對方民眾,反而引發更大衝突。而在末段,亦即重返段,已屬「大禍臨頭」,別說敵方彈頭已達極速、要攔不易,即便成功擊中,亦難保自身民眾安全。因此,面對洲際導彈威脅,最值得考慮的防禦手段,就是中段攔截。

牽動環球安全格局

一來,洲際彈道導彈進入中段以後,已可百分百確定排除民用火箭的可能,將之擊落,不會引發無謂爭議;其次,中段距離長,動輒數千上萬公里,留給己方偵測、判斷、部署的預警時間頗長,唯一問題是,對方的助推火箭和彈頭在整個中段,都處於無重、無阻狀態,在太空高速飛行,靠一般的炸藥、破片,根本沒有足夠的撞擊力,將來襲的洲際導彈銷毀。

因此,攔截洲際導彈必須直接撞擊,要使用「動能殺傷彈頭」。從「愛國者3」、「薩德」到「GMD」,美方動用一切技術手段構建的攔截原理,都以「動能殺傷」為核心。這也是美、俄兩大「防空-反導」系統的根本分野。如今,美國「動能殺傷彈頭」技術,終於從「末段攔截底層」的「愛國者3」、「末段攔截中高層」的「薩德」,推進到「中段攔截」的「GMD」。

美方的負責人自詡此次成功攔截為「里程碑」,或不為過。然而,美國的相關部署,將如何牽動環球安全格局?中、俄等國又如何應對?後文再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