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齊來關注香港的政治生態危機

2017-06-16

楊云 時事評論員

近年,香港人愈來愈關心生態保育的議題,覺得除了物質生活外,尚有很多事物值得我們去追求、守護。近期,香港發生了一件事,令筆者聯想到「生態」二字,在此跟讀者抒抒己見,希望引起一些關注。

早前,政府邀請房屋協會研究大欖和馬鞍山郊野公園邊陲兩幅土地,探討當中的生態、景觀、美觀價值、康樂與發展潛力等。房協數十載以來對香港的房屋發展貢獻良多,如今就多年來爭議不斷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區的開發問題,協助社會踏出重要一步,以客觀的研究,提供討論及尋求共識的基礎,此舉看來應無爭議。然而,卻還是引起一些人士的口誅筆伐。

那些人士的主要說法是郊野公園有彌足珍貴的價值,不可為發展而犧牲。誠然,這種論述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年輕人而言。因為這種論述塑造了一個簡單的二元對立︰「價值」對「發展」。「價值」是多麼美好的詞彙,帶茈蕈q的剛強,又蘊含浪漫的陰柔。討論任何公共議題,提到「價值」,就是王牌一張。至於「發展」呢?對於上一輩香港人而言,發展是褒意,因為他們經歷過那段溫飽難保的歲月,享受過發展帶來的生活變化。然而對於年輕人而言,對「發展」毫無好感,反而會視其為「破壞」,產生有種「反發展主義」的心態。於是,將郊野公園的議題放置在「價值」與「發展」的對決,似乎高下立見。

重大公共議題不宜用「二分法」

但是,我們對於一項事關重大的公共議題的討論,是否甘於如此簡單的「二分法」?如果閣下如此想,大可不必看下去。

如果尚在讀這篇文章,可見閣下還是想多點了解。那麼,我們先從所謂的「價值」說起。郊野公園的「價值」是什麼?大多數人可能馬上想到的是生態環境、康樂郊遊。其實,郊野公園成立之初,並不是主要考慮到這些用途。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香港面臨嚴重的水荒,「樓下閂水喉」成為了香港人的口頭禪。於是,為了保護集水區,郊野公園應運而生。後來,隨茩輕銧X個大型水塘的興建,以及於1965年3月,香港透過東深供水系統增加輸入東江水,逐漸解除水荒的威脅。自此,郊野公園作為保護集水區的角色大減,反而其生態及康樂用途開始為人重視。

從上述可見,郊野公園的「價值」並不是單一,而且更有意義的是,它的「價值」與香港多年來的「發展」息息相關,而非對立。郊野公園是香港人的土地資源,其價值與社會需要自然掛u。時移勢易,當年香港面對的是「水荒」,現在面對的是「土地荒」,這些土地的「價值」是否需要讓公眾有機會去反思?

開發邊陲地區不會毀郊野公園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說筆者要破壞生態。先不要斷章取義,筆者也很關注生態保護,而事實上這也為現行政策所保護。本港約有4成土地劃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當中的生態已受法例保護。此外,香港還有67處地方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以及一些自然保育區、海岸保護區,也被劃定為保育用途的土地,受法例保護。這些土地都不是如今討論的範疇,如今要討論的是那些生態價值低的「邊陲地區」,是否可以用作發展更具社會價值的公營房屋及社區設施(如老人院)。

說清楚討論範圍後,又有人說如今開發邊陲地區,他朝將會導致整個郊野公園被毀。這種說法是典型的謬誤,名為「滑坡謬誤」,將一切行為推至極端的災難性後果,以此作為反對的理據。要破解這種說法很簡單,就是截停「滑坡」,郊野公園的土地已受《郊野公園條例》保護,難以開發,要開發就要修例,那是另一個議題,留待日後公眾討論。

說到最後,筆者要澄清這不是一篇支持開發的文章,而是想描繪出香港現時的政治生態。孫中山先生曾言︰「政就是眾人之事」。一個關乎香港所有人的公共議題,在討論之初,已被人以「堆砌理念」、「轉移視線」、「斷章取義」等手段誤導公眾;在研究未展開之前已被人判定死刑,反對者的做法不是提出更有力的研究證據,而是直接反對討論,令人不禁嘆息。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應該要正視這些問題,若不然,香港的政治生態將會面臨重大的災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