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十八區20年之油尖旺篇】種族共融油尖旺 多元文化互守望

2017-06-29
■尖沙咀重慶大廈是全球化的縮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尖沙咀重慶大廈是全球化的縮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小社區變大熔爐 落地生根獻社群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翁麗娜 實習記者 吳子晴)香港是一個華洋聚居的社會,非華人合共約60萬,撇除逾32萬名外傭,這些少數族裔不少居於油尖旺區,尖沙咀內的重慶大廈更有「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之稱。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區內不同種族的寺廟林立,許多少數族裔已有數代人在港落地生根,完全融入華人社會,一個小小的社區足以反映香港「種族共融」的特質。

油尖旺區由1982年成立的「油尖區」及「旺角區」於1994年合併而成,主要分油麻地、尖沙咀及旺角三區,總人口約35萬。在合併以前,旺角區一直是全香港面積最小的區,但人口密度卻極高。

葉傲冬指出,油尖旺區內的少數族裔特別多,約3.5萬人,當中印度及巴基斯坦人集中在尖沙咀區,他們不乏已有數代人在港落地生根,以從商為主,入息較好;尼泊爾及孟加拉人則集中在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於廟街及新填地形成「小尼泊爾」及「小孟加拉」社區。

葉傲冬:特邀少族入區會諮詢

他表示,少數族裔人口升幅較快,油尖旺區議會多年前已成立民族事務工作小組,邀請少數族裔的領袖加入,除提供表達渠道外,亦讓他們知道主流社會正面對什麼重大議題。他指小組負責跟進種族融和工作,如提供教育及就業講座。

葉傲冬指出,回歸後少數族裔融入社區的工作有所進步,個別族裔的領袖亦非常本地化。他指印巴裔一般較易融入社區,不少已在香港生活二代至三代,「他們的廣東話可能隨時好過很多香港人!」

然而,尼泊爾及孟加拉融入情況較弱,因他們的工作相對基層,如酒吧及地盤等,不少人只聽領袖講話,尼泊爾亦有不同大姓,「不同姓氏之間可能不相往來,因此較難與他們接觸。」

重慶大廈:全球化縮影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一直向少數族裔提供支援,並於2002年成立種族關係組,為促進種族和諧委員會及少數族裔人士論壇提供秘書處服務,並執行不同計劃或透過撥款資助非政府機構,向少數族裔人士提供一連串的支援服務。另外,政府已向非牟利機構批出資助撥款,為本港的少數族裔人士開設和營辦6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及兩間分中心。

位於尖沙咀的重慶大廈由5棟17層連體式樓宇組成,大廈內匯聚來自亞非各國的商人、勞工與各國的背包旅客,是全球化的縮影。雖然大廈最早建立的目的是為了住宅用途,但現時已由平價酒店,商店等其他服務業使用。此外,重慶大廈又以咖喱餐館、旅店、紗麗服裝店及外匯兌換處為特點,經常會被當成香港少數族裔聚集地。

重慶大廈所在的當區區議員關秀玲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眼見尖沙咀區的種族比較分散,且無主流的社區活動,少數族群的聲音無從申訴。因此,她於2007年成立了尖沙咀共融協會,希望藉此集合不同族群的人,參與該會的聯誼、探訪及嘉年華等活動,彼此互相了解認識,讓少數族群有更多機會融入香港社區。

關秀玲坦言,即使種族不同,但少數族裔根深柢固的傳統亦與華人社會有相同之處,如他們對長者的尊重,不少印度人都願意參與慈善活動,捐助食物給本地長者。

她認為,許多少數族裔人士均非常願意融入香港社會,積極參與各商會活動,並對能加入香港的群體感到高興,「尤其在港做生意的少數族裔人士均十分信任香港政府與政策,視香港為其基地。」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