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 翔
初秋時節,進京辦事,在西城區的北京行政學院(市委黨校)院內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墓園。漢白玉墓碑上鐫有十字架徽記,中文和拉丁文鐫刻「耶穌會士利公之墓」字樣。碑文云:「利先生諱瑪竇,號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亞國人。自幼入會真修,明萬曆壬辛年航海首入中華衍教,萬曆庚子年來都,萬曆庚戌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會四十二年。」碑前有幾束白菊花,默默開放。碑後為灰色圓拱狀磚砌墓園,左右另有兩座墳塋,為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和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墓園外立一碑記,上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立」。這位墓主人正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先生。想起2000年為迎迓21世紀,中國政府在北京西長安街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西側、玉淵潭公園南隅,建起一座佔地4.5公頃、由青銅甬道、聖火廣場、世紀大廳等組成的超大型日晷形紀念性恢弘建築--中華世紀壇。世紀壇裡塑有影響中國歷史進程100位歷史名人雕像,其中有兩位外國人--利瑪竇和馬可波羅。這引起我對利瑪竇這位中西文化交流先驅的追思。
利瑪竇(1552-1610),號西泰,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和學者。原名直譯為「瑪提歐.利奇」,利瑪竇是他中文名字。利瑪竇在意大利系統學過數學、製圖學、生理學等,在羅馬學院曾師承天文學家、數學家克里斯托弗.克拉烏教授。出於對遙遠東方和文明古國的嚮往,1582年(明朝萬曆年間)他不遠萬里來中國。作為西方天主教來華最早開拓者之一,他以「西域僧侶」身份、漢語著述方式傳播天主教教義,廣交中國官場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技知識,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傑出貢獻,對日本和朝鮮認識西方文明也有過重要影響。利瑪竇熱愛中國和華夏文化。來中國後,他取漢名、學漢語、穿漢服、行儒家禮,認真鑽研中國典籍,甚至蓄起中國式鬍鬚,成為一名地道的「中國通」。在致親友信中,他盛讚中華文化,稱中國為「禮儀之邦」,讓歐洲人對中國有了正面認識,在西方掀起一股「中國熱」。他熱衷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知識,為明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建樹。利瑪竇不僅帶來世界地圖,還帶來其他西方「寶貝」。他獻給神宗皇帝朱翊鈞的禮物除地圖外,還有三幅油畫、一架西洋琴、一個鑲寶石十字架和一大一小兩座金屬自鳴鐘,這幅世界地圖還被做成六扇屏掛在皇帝寢宮裡。
利瑪竇足跡遍佈明朝國都北京和南京、南昌、肇慶、韶關、澳門等地。他積極倡導中西文化融合,為中國知識分子打開一扇放眼看世界的窗戶,開啟晚明士大夫階層攻讀西學的先河。受過高等教育的利瑪竇博學廣記,很快掌握了漢語,還熟讀四書五經,他促成150多種西方圖書譯成中文,還用中文編著一本《西國記法》,詳盡介紹西方科學知識,於是融入中國社會。他每天接待數十位中國學人,互動交流,回答提問,介紹自己的著述。來客見他屋裡掛的世界地圖,大感好奇,當時國人不知「地球是圓的」,大家希望他能譯成中文,他就重新繪製了世界地圖,還根據國人「天朝大國」傳統意識,特意將中國放在中心位置,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坤輿萬國全圖》。他更親自動手,製成天球儀和地球儀,將日晷刻在銅板上,指出太陽的位置、星球的軌道和地球的中心位置,一時廣受熱議,反響強烈。
利瑪竇還結交了大思想家李贄、大劇作家湯顯祖和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等一批文化名流,還與徐光啟結成合作夥伴,兩人聯手翻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確定了點、線、面、曲線、直角、鈍角、幾何等等中國現代數學基本術語。以至他周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種交往不只是兩國知識分子的交往,也是兩大文明的融合。利瑪竇不僅傳播宗教和科學文化,還有一顆仁慈之心。肇慶一位平民不幸患上不治之症,家人無力救治,將他扔在路上。利瑪竇發現後立即派人把他抬回搶救,當地百姓對他救死扶傷的愛心深為感動讚賞有加。
利瑪竇1582年30歲時來中國,從此沒有返回,直到1610年59歲客死北京。利瑪竇以神父和學者雙重身份落戶中國,為中國輸入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哲學理念,他獨創的中文詞彙--點、線、面、直角、鈍角、銳角、垂直線、平行線、對角線、三角形、圓、圓心、幾何、星期等等,一直沿用至今。鑒於其特殊貢獻,他辭世後成為皇帝特許在京城安葬的第一位外國人士。
平心而論,利瑪竇來華的初衷,固然是宣揚教義、傳播「福音」,他在傳教的同時,卻做了不少有益於中西文化交流的實事、好事,這一點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中華世紀壇讓他榮登一百位英傑之列,是對其一生功德的最高褒獎。《左傳》云:「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毋寧說,大凡一切對社會行善積德、有貢獻者,人民不會忘記他--包括外籍人士,歷史會銘記他們的功績!
在大力弘揚古絲路精神、全球熱議「一帶一路」的當下,追憶利瑪竇這位中西文化的融合者、科學技術的傳播者、和諧政教的締造者,不無現實意義。利瑪竇不僅忠實履行傳教士的使命,更作為現代文明使者,傳播了科學文化、開啟了民間交流、促進了中外友誼,他用自己言行走出一條既服務奉獻社會、又促進教會健康發展之路。
秋風習習中,陵園更顯肅穆。凝視墓園,不禁想起習近平主席在本屆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重申「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的理念。習近平說,各國關係發展亟待政府關係的「硬」支撐,也需人民友好的「軟」助力。隨茈@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持續發展,各國已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通過強化民間外交,推動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鑒,推動國家關係全面發展,已是新時期民間外交重要任務。利瑪竇跨洋過海九萬里,遊歷中國數十載,為中西方人文交流和人民友誼架起一座橋樑,為「西學東漸」和「中學西傳」作出歷史性功績。他堪稱奉行人文互通和民間交往的自覺踐行者。
值得一提者: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大廈走廊裡,鑲嵌茪赫陞迄T地圖--正是當年利瑪竇親自繪製、獻給萬曆皇帝的《坤輿萬國全圖》,這幅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上標有的「大明海」,就是中國的東海,它一直延伸至南海,依然印荂u大明」二字,這就雄辯地證明--在西方人眼裡,南海早就是中國領海了!正是--
國之交在民相親,
民相親在心相融。
今日追憶利瑪竇,
多少感慨煙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