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葉顯恩教授與「臨高學」

2017-09-23
■葉顯恩出席「臨高學」研討會。 作者提供■葉顯恩出席「臨高學」研討會。 作者提供

■ 馬承鈞

古往今來,「顯學」向被學界奉為圭臬、中華文化之根基。古人崇尚儒、道、墨、法四大顯學,尤以《老子》、《莊子》和《周易》為最。現今國際公認的顯學則是敦煌學、徽學、藏學和紅學。它們人文豐厚、學術深邃,堪稱持久顯赫之學說。

進入新世紀,神州又有新顯學脫穎而出--「臨高學」。主推「臨高學」者,是我國著名明清經濟史專家、徽學領軍人物、珠江三角洲區域社會研究權威葉顯恩教授。

葉顯恩1962年武漢大學畢業後考取中山大學研究生,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經濟史專家梁方仲教授,開啟學術生涯。梁先生鞭辟入裡的教誨使他終身受益。得梁老指導,葉顯恩選定徽州佃僕制為研究課題,為此深入徽州的屯溪、黟縣、歙縣、祁門、休寧、婺源調查研究,廣泛接觸鄉民,還赴京拜訪吳礡B嚴中平、李文治、彭澤益等大學者,臥薪嘗膽孜孜以求,屢有建樹。1980年他在京參加中美史學界學術交流,提交的《徽州佃僕制調查報告》大獲好評,出版《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僕制》一書被視為徽學研究「里程碑」文獻。

葉顯恩又致力明清珠三角社會經濟史研究和「區域體系」思考,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相關專案和「七五」規劃專案研究,成果彰顯。上世紀後期他每年都去珠三角調研,同行者還有哈佛大學的華琛、魯比,杜克大學穆素潔等學者。他與牛津大學院士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科大衛、耶魯大學教授蕭鳳霞共同主持番禺沙灣、三水蘆苞、南海沙頭等社會調查,出任香港中文大學陳其南的「華南社會文化形態」研究顧問。應邀赴美、英、日、韓等國做學術交流,推出數十種專著。在傳統與多元學術交流中,葉顯恩學術造詣廣受好評,口碑日隆。

葉教授工作生活在羊城,對家鄉海南省臨高縣卻一往情深。擁有百萬人口的臨高位於瓊島西北部,瀕臨北部灣,是海南著名「糧倉」和「魚米鄉」。葉顯恩研究發現:臨高人是最早進入海南島的內地人,臨高文化作為海南島中古時期主流文化,曾經舉足輕重,但學界並不重視。而弄不清臨高文化的淵源與嬗變,就無法釐清海南歷史全貌,也無法理解瓊島與大陸的關係。早在2007年,他就開始研究臨高語族群:他們是如何融入瓊島群體的?臨高文化源流何在?於是他提出「臨高學」這一新概念、新命題。

葉教授的主張獲得國內外學人的共鳴。2011年10月,海南舉辦「臨高民間文化交流暨促進『臨高學』講座」,中國社科院和多所高校專家齊聚一堂,對文化多樣性和「臨高學」研究展開探討,簡練又不乏風趣的臨高話也引發熱議,會議認同葉顯恩的提法:「臨高學」是以海南西北部的臨高和儋州、海口、澄邁等地講臨高話人群為主的地域文化,它是繼徽學、藏學、敦煌學後又一顯學。翌年11月,首屆「臨高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海口舉行,海內外百餘位專家深入探討「臨高文化」之謎並取得共識:「臨高人」(臨高語族群)是第二支進入海南的百越民族後裔,在兩千年歷史進程中形成其獨特文化體系,他們在海南的歷史地位與貢獻、臨高語的傳承保護與文化價值以及「臨高人」的農耕文化等等都值得深挖研判。

2016年元旦,「臨高學」學術研討會暨臨高文化研究會成立典禮在海口舉行,眾多重量級專家共襄盛會。年屆八旬的葉顯恩當選會長,他做了「臨高族群的溯源」、「黃道婆向臨高人學習紡織」、「主宰海南文化逾千年的臨高人」等課題演講,呼籲歷史學家和青年學子為「臨高學」多下工夫、讀文獻、做實證。他還與中國語言學界「三巨頭」之一的中國社科院孫宏開研究員、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兼博導陳春聲、海南學者劉劍三教授等聯袂推出《一個族群曾經擁有的千年輝煌--臨高學研究初集》論文集,在海內外引起反響。深度挖掘臨高文化、豐富海南國際旅遊島文化內涵,成為與會者共識。

筆者有幸拜見葉顯恩先生。其書房「幽篁室」懸一藏頭詩:「幽谷傳鞏音,篁鳴嘯客臨。室寒乏旨酒,主為撫瑤琴」,先生的儒雅與風骨不難看出。我問葉顯恩:研究「臨高學」意義何在?「這是一個尚待開掘的區域性文化寶庫,臨高是個小地方,但它歷史悠久,與海南古代歷史進程息息相關,小地方蘊藏茪j文化啊!」他介紹,過去學界沒有「臨高學」的概念,其實海南悠久的歷史離不開主導過海南文化上千年的「臨高人」。他說:「『臨高學』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涵蓋『臨高人』的物質生活、精神特質和發展軌跡,對於研究海南本土文化的歷史沿革與進程意義大茷芋I」

葉先生道,臨高語族群是繼黎族之後、閩南人之前第二個登島的族群,至少自漢代起,「臨高人」就從內地遷來海南,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風俗,帶來了先進的文化,他們在海南耕讀傳家,主導海南文化千餘年,為開發海南島、維護南海主權和開闢海上絲綢之路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歷史地位很值得研究。「海南母親河『南渡江』就是以臨高話命名的,當年蘇軾被貶儋州不啻途經臨高,還與臨高結下不解之緣呢!」他說:「歷史不能割斷,我們挖掘、研究『臨高學』,就是不忘初心、還原歷史,旨在提升海南的文化軟實力!」

葉顯恩披露,第一個研究臨高方言的並非中國人,而是上世紀初來海南的法國傳教士薩維那等人,我們的歷史研究再不能落後於外人了!作為瓊島一個獨特的群體,「臨高人」的深厚文化和悠久歷史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他引用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吳義雄的話說,「臨高人」與我國海洋史有茪d絲萬縷的關係,深入挖掘「臨高人」的海洋基因和海洋文化,對拓展和弘揚我國海洋文明也有積極意義。正如中山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院長張應強教授所言:「『臨高學』研究不是地方史研究,它擁有區域體系學術研究價值,是歷史研究的新貢獻。」

葉教授告訴我:中國古賢崇尚「和而不同」,它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和繁榮提供了廣闊空間。深入挖掘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正是貫徹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題中之義。從這個意義講,「臨高學」研究大有可為。他說:「我堅信,隨荓M家們不斷努力和民眾的參與,『臨高學』將與眾多地域文化匯成洋洋江河,為中華文化復興再立新功!

文化跨時空,史學無窮期。一位年過八旬的老教授,孜孜宣導新顯學,不惜嘔心瀝血,葉顯恩先生的文化擔當與抱負令人想起「高山仰止」、「學無止境」、「學者當自樹其幟」等名言,我滿懷崇敬獻上一首小詩--

葉君情灑徽州街,

顯學從來出英傑。

恩澤何止明清史?

好風再譜臨高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