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普通話大世界】熟練兒化音 免眼冒「火星」

2017-09-28

筆者作為考官,前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要聽數十名考生不停地說普通話。是的,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PSC)前一陣又在大學開始了。隨着香港和內地接觸的日益頻繁,以及社會對普通話應用需求的增加,應試者的普通話水平越來越高。

不過,就「兒化」這個語音現象來說,一些考生還是常常出錯。就拿某天的考試來說吧,有一個兒化詞讓我浮想聯翩、忍俊不禁。考生在3分鐘單向說話中,說起每次看到社會上的不文明現象和沒有公德的行為時,他的眼睛裡常常會冒出「火星」!

地道普通語 口語應用廣

其實這裡應該加上兒化,變成「火星兒」才對。「火星」一詞,若無兒化,指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火星。而要表達「極小的火」這個含義時,書面語可以不兒化,但口語中一般都要兒化,所以才有「眼冒火星兒」的說法。

那名考生在說他看到有人不排隊等車、有人隨地吐痰、有人搶佔愛心座位等現象時就會「眼冒火星」,這種讀法其實暴露出考生對於兒化這個語音現象掌握程度不高。

其實所謂兒化,就是兒(er)音與前一個音節結合,使前一個音節的主要元音發生了捲舌的變化,帶上了捲舌的色彩。說得通俗一點兒,就是把「兒」音「化」到前一個字音之中,使之成為一個音。

通常來說,兒化分兩種。一種是書面上通常不兒化,但口語裡一般要兒化的,例如蛋黃、蛋清、粉末等。這類詞在口頭表達時,依照說話的內容、場合和語感來決定是否需要兒化。

還有一種是書面上有時兒化有時不兒化,口語裡必須兒化的詞,例如今兒(今天)、天兒(天氣)、小孩兒、小兩口兒、挑刺兒等。這類詞在書面語中兒化與否分題材和內容,但在口語中必須兒化。

說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兒化其實還挺不容易掌握的。然而,我們常說,學會一門語言常常要達到兩個層面,一是標準,二是地道。字正腔圓是說得標準的基本要求,但要把普通話說得地道嘛,那麼兒化則是不可或缺的語音要素之一。

各位考生、諸位同學,學習之路,道阻且長,溯洄從之,成果在水那一方。■李斐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簡介: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創辦於1979年,宗旨是通過研究、出版、教學、交流、合作等方式促進中國語文工作的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