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發揮香港軟實力 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2017-10-12

許楨

承前所論,在「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三方面,香港企業在交通規劃、基建管理、投資融資方面,優勢明顯;針對「一帶一路」造就的新需求,業界先進着墨甚多,毋庸贅言。重要的是,在國家銳意推動新一波中外大交流、大整合當中,我們能否借助歐亞市場對專業服務的需求量變,達致本地發展模式、港人收入途徑的質變。讓本港財稅、企業及個人收入,乘「一帶一路」巨潮,更上一層樓;持續擴充的專業團隊和中產階級,將促進均富,有利和諧。

專業服務及高等培訓,需要的社會資源少、個人回報高;香港有潛力長期提供大量具國際視野的中、高層人才,以支援中國政府及企業沿着「一帶一路」拓展與併購。相關人員遍佈法律、會計、工程、設計、管理、營銷領域,透過在本地院校及業界吸收知識與經驗,成為生產力、競爭力,以及稅源生力軍;將有力推動本港升級為知識型經濟,根本擺脫對單一行業、土地經濟的過度依賴。

依托「一帶一路」出口專業服務,香港將成為歐、亞最重要的法律仲裁、項目管理、資源配置和培訓中心,真正在金融及金融以外領域,與倫敦、紐約鼎足而立。為此,本港各專業界別、大專院校、基礎教育和特區政府,都須以更宏闊視野,作針對措施和戰略投資;讓本地人才寶庫,完成從服務香港到服務亞太,再從服務亞太到服務歐亞諸國的歷史性跨越。而背後,就是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政策及資金支持。

最後,我們不容低估本港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重大作用;在過去一世紀,香港的軟實力幅員廣大。尤其是電影、音樂、動漫、飲食等流行文化,通行亞太;以新潮、包容、多元為特徵,成為海外華人共同回憶。也影響着周邊國家,乃至全球文創產業。

汲取過去十年,本港軟實力萎縮,未能主導內地市場的教訓,我們應當憑藉在區內最完整的製作流程,最成熟的發行體系,整合兩岸四地及「一帶一路」諸國的創新力量,透過生活模式的樹立,文化娛樂的傳播,致使「民心相通」;讓香港軟實力在融入內地文創產業過程中,率先開拓歐亞市場,成為環球流行文化之一極。

從國家到專業,從專業到企業,從企業到個人;「一帶一路」提倡的整合、互利、共融,最終達至人和人的心靈相通、利害相關。在尊重文化多元,保有社會政經體系特色之餘,促進沿途各國和諧、和平。從大到小,香港在各方面都有可取經驗和潛力,「一帶一路」我們不能缺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