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特稿】反對派嘥咗廿粒鐘

2017-11-02

特區政府提出的「一地兩檢」議案,原可於上周三立法會會議上辯論,但被反對派鑽盡議事規則的「窿窿罅罅」阻礙,除了就議案本身提出中止待續這些「例湯」外,更引用「封塵」多年的條文牽連前一項議程,令「一地兩檢」辯論於昨日才進入正題,浪費了近20小時的會議時間。

立法會原於上周三開始辯論「一地兩檢」議案,但在前一項議程、即首讀及二讀《銀行業(修訂)條例草案》時,「自決派」朱凱迪引用20年來未用過的議事規則第五十四(四)條,動議不將草案交付內務委員會處理,觸發另一場辯論。

按照慣例,首讀及二讀政府法案僅需時5分鐘至10分鐘,官員動議二讀法案後,辯論就會中止待續,法案隨即交付內務委員會或專設的法案委員會處理,立法會也隨即進入處理政府議案、議員法案及議員議案等環節。

不過,在反對派用盡時間發言及不停點算法定人數下,此過程橫跨兩日會議,最後立法會於上周四中午否決動議。連同立法會暫停會議約70分鐘處理其動議,朱凱廸此舉浪費了逾9小時的會議時間。

在否決朱凱迪動議後,立法會隨即進入辯論「一地兩檢」議案,但當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等官員發言後,「香港本土」毛孟靜動議中止待續,反對派也繼續使出他們的兩道「板斧」:長發言及點人數。直至毛孟靜動議於昨日下午被否決,反對派又虛耗了立法會近10小時的光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