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記者手記】生活好了,為何還要學習焦裕祿?

2017-11-06

翻看「小戲骨」系列,過去兩年相繼推出的《洪湖赤衛隊》、《白毛女》、《焦裕祿》等紅色經典。在開拍之初,小演員在理解人物故事時,就曾對導演組提出反問:演紅色經典有何意義?潘禮平記憶深刻的是在拍《焦裕祿》時,當時有小孩覺得:「我現在生活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學焦裕祿?」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物魅力和精神,潘禮平和他的導演組團隊會和小演員們不斷闡述一個觀點,即:「國家再發達還有貧困的地方,哪怕將來自己國家沒有貧困了,世界上還有貧困;再或者哪怕有一天人類擺脫貧困,動物界也還有貧困。所以每個人要去關愛社會、要去做善事、要去為世界奉獻的這個精神永遠不過時」。

在這樣的意識灌輸中,不斷讓孩子們了解這些過去的背景和現實的意義,表演起來才能發自內心地進入角色。潘禮平說,做小戲骨的初衷,就不是為了培養童星。

此前,潘禮平看過了太多的小孩子,天生喜歡看所謂洋氣的東西,與中國傳統文化隔絕很深。如今《小戲骨》的自發走紅,這樣的表達方式受到許多一家老小的歡迎。外界不少評論熱議「小戲骨」系列的最大意義在於,現在的小朋友對這種民族的、傳統的文化經典在投入更大更廣泛的興趣,大人家長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在回溫。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