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習主席為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拉開序幕

2017-11-07

屠海鳴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

本周五,習近平主席將赴越南峴港,出席APEC峰會並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共十九大後,習主席首次出訪,預示着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正式拉開序幕。有日益增強的國家實力,有「和為貴」的外交理念,有切合實際的戰略策略,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將大大提升,「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也必能從中獲益。

外交部近日宣佈,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0日至11日,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將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在APEC峰會期間,習主席將同日、韓等國領導人分別進行雙邊和多邊重要會晤。在習主席出訪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十九大後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習主席將與特朗普在這「重要的歷史時期」會晤,共商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上周,習主席還在北京會見了十九大後專程前來北京訪問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

這是中共十九大後,習近平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展開的一系列密集的重大外交活動,預示着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拉開序幕!

之所以說「中國大國外交拉開序幕」,是因為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大為「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作出了最新定義;因為十九大贏得了世界廣泛關注,會議期間有165個國家454個主要政黨發來1,340份賀電、賀函,其中800多份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政黨和重要組織機構的領導人發來的;因為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空前提升,包括日、韓在內的一些國家不斷向中國示好,「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和接受。在下一個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更長時間,中國新時代大國外交必將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強,大國外交有堅強後盾

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能有多大作為?首先取決於國家實力。國家強盛,才能利己助人。

十九大報告在回顧總結過去五年工作時,有這樣的表述:「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談到外交時,主要講「國際影響力」,這次多了「感召力」、「塑造力」的新提法。這說明,中國的外交已經發生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幫助自己發展」到「幫助別國一起發展」的根本性轉變。中國之所以能實現這種轉變,正如中共中央委員、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上周四向2,000多位中外嘉賓公開宣講十九大豐碩成果時所說:「新時代來臨,是基於國家強盛的基礎;國家強盛,則是新時代的堅強保障」。

過去五年,中國的發展進步舉世矚目。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預計今年的經濟總量將達到80萬億人民幣,與世界第一美國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強勁的「引擎」。中國在轉型的過程中,經濟仍保持中高速增長。中國的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等一項項重大創新成果令世人矚目;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奇跡般的宏大工程,讓世人驚歎。這五年,在一些西方經濟學家不斷唱衰中國的噪音中,中國一步步走向強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自古弱國無外交,經歷了「站起來」、「富起來」的中國,如今已經進入了「強起來」的新時代,強大的國家實力,為新時代大國外交提供了有力支撐。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自信所在、底氣所在!

和為貴,大國外交有廣闊空間

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能有多大作為?還取決於外交理念。理念能被各國認同,才有廣闊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十九大報告為中國大國外交作出了最新的定義:「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報告同時指出:「我們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

以上表述清晰地表明了中國新時代大國外交的理念,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為貴」。中國現在確實強大了,強大了的中國如何面對世界?曾經有許多國家擔心中國會不會信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會不會走上對外擴張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鄭重宣示了中國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新思想。

放眼當今世界,由於文明衝突、強權政治、貧富差距等原因造成的動亂此起彼伏,而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中國的外交理念彰顯一個「和」字,超越了文明的隔閡、意識形態的藩籬、政治制度的局限、種族的分野,是一種大智慧,必將被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中國外交的新思想將為我國在國際舞台開闢廣闊空間,我們的「朋友圈」將越來越大,我們的真心朋友會越來越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終將實現。

講實效,大國外交有戰略策略

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能有多大作為?還取決於戰略策略,突出重點,才能見到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談到處理國與國的關係時指出:「中國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那麼,全世界有190多個國家,中國新時代大國外交的重點在哪裡?三個重點:與傳統大國的關係,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與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十九大報告用三句話表述:「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當今世界,美、俄、英、法、德等傳統大國,仍是主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力量,正在崛起的中國必須處理好和傳統大國之間的關係,「總體穩定、均衡發展」8個字道出了中國處理大國關係的原則。中國不想與誰爭霸,中國要與大國和睦相處。周邊國家是中國的鄰居,「遠親不如近鄰」,「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道出了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原則,中國希望建立和睦的「鄰里關係」。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經濟的新興力量,中國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道出了中國處理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原則。世界上的事情千頭萬緒,矛盾和問題錯綜複雜,但只要明確重點和主攻方向,就能駕馭複雜局面。三個重點的劃定,將使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感召力、塑造力得到提升。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有日益增強的國家實力,有「和為貴」的外交理念,有切合實際的戰略策略。可以預見,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將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版圖的塑造者,成為世界和平的推動者,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者。

習主席為新時代的中國大國外交拉開序幕,為香港發展帶來無限機遇。王志民主任在香港公開宣講十九大精神時,着重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在「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開放的進程中,香港可以發揮「試驗田」的作用,先行先試,贏得先機;中國在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過程中,香港可以發揮「四個平台」的作用,推介國家戰略,加強與發達國家溝通;中國在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過程,香港可以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角色,發展自己,貢獻國家。總之,只要我們有心、有力、有夢想,一定能在新時代大國外交帷幕拉開之後,收穫「一國兩制」的豐厚紅利。讓我們同呼吸、齊努力、共奮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