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攜手打造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18-01-06

汪巍 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

2015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該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主席提出:「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進交流互鑑;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

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主題一脈相承,都強調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基本價值取向。可以說,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一致的共識和行動。

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發展的一大特點,而互聯網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各個國家和地區陸海空天網五大空間深度交互融合,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互聯網代表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心聲,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更為推動全球互聯網科技革命提供了解決方案。

中國《「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網上絲綢之路建設行動的目標是:到2018年,形成與中東歐、東南亞、阿拉伯地區等有關國家的信息經濟合作大通道,促進規制互認、設施互聯、企業互信和產業互融;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方向的信息經濟合作大通道。網上絲綢之路將對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指出,要共同推進跨境光纜等通信幹線網絡建設,提高國際通信互聯互通水平,暢通信息絲綢之路。同時,構築和打通跨國「信息大通道」,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覆蓋水平,加強沿線國家網絡間互聯互通,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合作搭建更多橋樑。

目前,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合作推進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中阿網上絲綢之路,依託新疆、寧夏、廣西等省份,我國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正在緊抓「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城市,積極建設網絡節點和數據中心,構建雲計算平台,為我國「走出去」企業開展信息化應用和國內聯繫提供網絡設施服務。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