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財喜 博士 中西區區議員 香港公共管治學會理事長
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而最早開放,最重要的試驗場在珠三角,珠三角的經濟起飛也是粵港合作的成果之一。當時之前店後廠發展模式,是粵港合作的1.0,這個階段是以製造業為主,港商在這個階段有一定的貢獻。粵港合作2.0是指出現製造業帶動了服務業的出現,2010年粵港合作又上一個台階,粵港簽署了「粵港合作框架備忘錄」,粵港合作的深度及廣度更大。
在2015年4月,由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組成的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試驗區之成立,使粵港合作進入以經貿制度、跨境金融和服務貿易自由化為主導的粵港合作3.0階段。不過由粵港合作1.0至3.0都未做到實現粵港融合發展的預期目標。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經濟總量經已由2000年佔整個珠三角地區的60%下降至2016年的22.5%,同年深圳與廣州分別佔19.82%及19.94%。不但如此,在大灣區向高科技製造、服務及創新中心轉型過程中,與香港的產業出現了同質化的競爭。近5年內,香港與大灣區地緣經濟關係出現了「逆互補性」,即香港與大灣區城市間的分工協作關係弱化,尤其是在服務業領域方面,競爭也比以前為烈。打造世界級的城市群,發揮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互補溢出效益更為迫切。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競爭說明香港與大灣區互相依賴的密不可分的關係,彼此的「滲透」也日益加大。實際上,粵港合作已經由單一的產業分工協作延伸至基礎設施、民生等多個領域。在粵港合作升級過程之中,最重要的是打破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壁壘,使得大灣區地區內資訊人才、技術等要素可以自由流動,減低制度落差的影響。
另外,粵港之間的制度環境落差所導致的交易費用也必須降低。我們也要認真檢視還有什麼限制粵港融合及一體化發展的因素,並盡快將這些限制消除。我們的目標是最終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一個區域共同體。因此,通過建構統一市場促進要素自由流動,進一步推動經濟融合。
區域一體化必須經歷一定的過程,包含兩個相互關聯的過程,即功能性一體化與制度性一體化。在「一國兩制」大框架下,因為過去太強調突出「兩制」差異性而弱化了「一國」之共同性,香港回歸了20年之後反而出現了「逆向行車」之情況,一方面未能發揮香港之優勢,另一方面也未能有效地融入國家發展總戰略而出現種種之滯後,因此要利用國家的「一帶一路」及大灣區戰略,加快粵港區域一體化的大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