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科啟智 > 正文

【創科學園】發展智慧城市 不限教育層面

2018-02-14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伊始,正好審視教育界在創科相關範疇內的工作。

創新及科技局在2017年12月發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提出利用創新及科技解決都市挑戰,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素,以及增強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效率及安全,並就「智慧出行」、「 智慧生活」、「 智慧環境」、「 智慧市民 」、「 智慧政府 」及「 智慧經濟 」6個項目提出一連串建議。

教育局今個學年所舉辦的一些學生比賽(例如「智慧城市專題研習計劃」),便是回應這份藍圖。創科上面對的挑戰,並不只限於香港。縱觀全球,不少國家及地區近年亦積極回應及推動不同的創科發展,涉及的當然不只限於教育層面。

以下嘗試以中國內地及美國為參考,冀從中獲得更多思考靈感。

美引入「大挑戰」概念

美國教育部曾發表《教育的創新願景》(STEM2016 : A Vision for Innovation in STEM Education),內含未來10年的STEM發展願景和建議,例如:具大眾參與的社區實踐;引入擬真情景的學習活動;學習跨學科方法以解決社會上面對的「大挑戰」(Grand Challenges);以創新科技製造更廣闊、更具彈性的學習空間;採用創新及合宜的學習評估,減低學分及考試壓力;利用社會文化提升STEM教育的多元化及機會。

上述美國社會所面對的大挑戰,並不像香港以智慧衣食住行來分類,而是以社會議題來討論。這些大挑戰有:確保所有青少年健康成長;制止家庭暴力;促進長壽及豐富的生命;消除社會隔離;結束無家可歸;創造應對不斷變化環境的社會回應;利用科技服務社會公益;減少極端經濟不平等;促進智慧防癌等。

內地冀上自下建立創新生態

至於中國內地方面,國家教育部於2017年1月頒佈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到,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生從小學開始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並培養明辨思考。他們在往後學習中更能夠有效地利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去理解身邊的自然現象,以及回應周遭的人類困境。

宏觀層面方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於2017年8月的《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期望讓每個公民都具有STEM素養,並啟動「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從中整合社會資源,建立由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新企業、社區和學校相融合的生態系統,培養創新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

計劃指出,STEM評核過程有別於以往單一的方式,強調多元化評估及形成性評估,由學生、同儕、教師三者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態度、興趣、參與程度、任務完成情況及學習過程等進行評估。

計劃建議打造一體化STEM創新生態系統。聯合政府、學校、高新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建立健全長效合作機制,共同搭建STEM教育的支持體系,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平台。 ■張錦華博士 香港常識科教育學會理事、 Google Certified Educator、 Apple Teacher (Swift Playgrounds)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