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2017年歲末,「楚河漢界世界棋王賽賽址」在鄭州黃河遊覽區鴻溝遺址奠基。與會嘉賓紛紛簽名,簽署「共建世界象棋之都」誓約。古老的象棋文化是鄭州一張文化名片,在海內外史學界、旅遊界和象棋界影響深遠。新年伊始,筆者約幾位閨蜜驅車20公里,抵達鄭州西北黃河之濱尋古探幽,重訪曾經彪炳史冊的楚漢爭霸古戰場--鴻溝。
獵獵寒風中,我們在景區碼頭登上一艘皮筏艇,沿黃河西行20分鐘,駛近著名的桃花峪。只見邙山之巔挺立一匹碩大的鑄鐵駿馬,馬首高揚,威風凜凜,導遊說:「這裡屬滎陽市廣武鎮地界,鴻溝就在前面了!」舉目前望,左前方有條峽谷,橫跨兩座大山之間,陪同的黃委會總工程師徐先生說:「您別小看這條山溝,兩千多年前這裡是不可逾越的軍事天塹,屯集過千軍萬馬,上演了一場金戈鐵馬的傳奇呢!」
我們下船,向鴻溝走去。此地緊靠滔滔黃河,兩邊是綿綿邙山,向東便是黃淮大平原,南接中嶽嵩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原逐鹿」最早指的就是這裡。我仔細端詳這條懸崖峭壁中的山澗,它寬約800米、深有200米。導遊說:「當年楚漢相爭、鴻溝為界的故事就發生於此,鴻溝之西是漢王城,之東為霸王城......」女友呂蓉驚呼:「原來中國象棋上的『楚河漢界』就是此地啊!」
冬日陽光下,黃河濤聲嘩嘩,邙山莽莽蒼蒼,一派蒼茫景象,不由思緒聯翩。遙想秦朝末年,二世昏庸,天下大亂,群雄爭霸,最後剩下項羽、劉邦兩支勁旅。名將後裔項羽,在巨鹿破釜沉舟擊潰秦軍主力,劉邦卻率先入關滅了秦國。項羽意欲問鼎天下,自詡「西楚霸王」,封劉邦漢王,在咸陽郊外設下「鴻門宴」,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即源於此。劉邦脫險後,誓與項羽一決雌雄。公元前205年,兵強馬壯的項羽在彭城(徐州)大敗漢軍,劉邦率殘部一路逃至鄭州滎陽,在廣武山招兵買馬重整旗鼓。不可一世的項羽乘勝追擊,兩軍在鴻溝展開慘烈的拉鋸戰,劉邦憑地理優勢與項羽對峙四年,雙方難分伯仲。最後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溝西為漢,溝東為楚。導遊說:「鴻溝的殘垣斷壁見證了曠日持久的楚漢大戰,千百年後,農民還在鴻溝挖出袑騑陷釭漱}箭、刀戟哩!」
呂蓉困惑:「項羽是大名鼎鼎的亂世英雄,怎麼敗給農民出身的劉邦呢?」徐先生道:「當年項羽見強攻不下,率楚軍從鴻溝返回江東,劉邦揮師追擊將楚軍打得節節敗退。項羽逃到安徽靈璧縣烏江邊垓下村,在『四面楚歌』中徒喚奈何地悲壯落幕!」我想,項羽乃一代梟雄,但他剛愎自用,缺乏戰略思想。劉邦雖一介草民,人格上卻勝他一籌。首先,劉邦知人善任、有戰略眼光,坦承「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有此三傑,吾所以取天下也」。其次,他能與將士同甘共苦,誰打勝仗就褒獎晉級,部下自然願跟他出生入死。第三,他在鴻溝坐擁「敖倉」、屯集糧草,後備充足。憑茼菑v的智慧、隱忍、意志和人氣、威望、遠見,最終戰勝強敵、奪得天下。
呂蓉若有所思歎曰:「難怪項羽在最後時刻,目睹兵敗如山倒慘局,詠出一首《垓下歌》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徐先生說:「項羽的失敗其實在鴻溝就埋下伏筆,正是『勝也鴻溝,敗也鴻溝』,所以兩千多年來鴻溝一直被人念念不忘引以為戒!」詩仙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中有『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戰爭有古蹟,壁壘頹層穹。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的感慨;杜牧任池州刺史時途經烏江亭,寫過一首七絕《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意思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如果胸襟豁達,回江東後重整旗鼓,或能捲土重來轉敗為勝呢。徐先生是水利專家,他話鋒一轉:「大家都知道鴻溝是楚漢爭霸古戰場、中國象棋發祥地,其實它還是古代一條重要大運河哩!」他說,大運河是公元前360年東周末期魏惠王興建,又稱「蒗宕渠」。它經歷了秦、漢、魏、晉、南北朝,曾是黃河與淮河之間重要的水運交通線。
見我等大感興趣,徐先生如數家珍道,當年魏惠王出於防衛之需,兩次開挖鴻溝。他引來黃河水,向東流經中牟、開封,南下入穎河通淮河,將黃河與淮河間的濟、濮、汴、睢、穎、渦、汝、泗、菏十幾條河道連接起來,構成鴻溝水系。鴻溝經鄭州東郊圃田澤調節,水量愈加充沛,促使航運暢通。向南經淮河和邗溝(連接淮河與長江古運河),又與長江貫通;向東、北、西則分別與濟水、洛河、渭水相連,使河南成為當時全國水運中心。徐朗聲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利用鴻溝水系運輸物資、灌溉農田,將南方糧食運到北方,還在鴻溝旁建了個『敖倉』作為糧食轉運站,對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我問徐總:「鴻溝怎麼荒廢的呢?」他說,漢武帝時黃河在濮陽一帶決口,泥沙堵塞運河水系,鴻溝遭到嚴重破壞。漢平帝時黃河又衝入鴻溝,加劇了淤塞。後曾幾次治理,但大運河支流太多,難以顧全。如此年久失修,鴻溝終於荒蕪了。徐補充道:「當年隋煬帝正是在鴻溝基礎上,舉全國之力開鑿隋唐大運河,將杭州通濟渠與北京永濟渠連起來,為盛唐大宋的繁華奠定基礎,可見京杭大運河源頭也在鴻溝喲!」
見大家愛聽歷史,談興不減的徐總工又提起一樁往事:當年鴻溝對峙,劉邦的漢王城遭楚軍圍困,危急之中部將紀信裝扮劉邦逃遁,迷惑項羽,劉邦脫逃後,城內百姓得救,紀信卻被項羽燒死。劉邦登基後不忘紀信大功,下令全國各地建城隍廟,紀信被奉為城隍神,護城佑民。所以城隍廟歷來香火鼎盛,鴻溝亦成為中國城隍文化發祥地。
「以史為鏡而知興衰,以人為鏡而明得失。」徘徊在乾枯的鴻溝兩岸,《黃河謠》的樂曲從河岸悠悠飄來,腦海不禁泛起劉項巔峰對決的刀光劍影的廝殺聲,聯想起距此不遠的虎牢關曾演繹「三英戰呂布」的壯舉,想起秦王李世民在此以三千鐵騎擊敗竇建德十萬大軍走向統一的傳奇,還想起明末高迎祥張獻忠等義軍從附近大海寺啟程跟隨李闖王一舉推翻明王朝的歷史史詩......又想起「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千古民諺,更蕩起「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普世真諦,不禁令我感慨萬千。
此刻,時速350公里的京廣高鐵正從身邊鄭州黃河大橋呼呼駛過,萬頃清流則沿南水北調鄭州段從黃河底下滔滔穿過......鴻溝啊鴻溝,你見證了多少歷史風雲,更銘記新時代華夏崛起的偉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