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輝
饒宗頤(1917-2018),字固庵,號選堂,廣東潮安人,是一位學術範圍廣博、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
2月6日凌晨,饒宗頤在香港仙逝,享年101歲。2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饒宗頤先生的逝世表示悼念,對其家屬表示慰問(見2月9日香港《文匯報》頭版)。饒宗頤與廈門頗有緣分,且十分關注福建以及閩南文化。不知是機緣,或者是巧合,幾天前,《「絲路行者」饒宗頤教授書畫作品展》在廈門華僑博物院隆重開幕。此次展出,從2月1日至3月31日,在豐富人們節日期間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觸摸文化根脈、提升藝術修養的好去處。
元宵節前,一個春風拂面、暖陽高照的下午,我和老伴在女婿的陪同下,專程前往位於廈門市峰巢山西側的廈門華僑博物院觀展。這是我第一次走進華僑博物院,自然要多加觀察、多看幾眼。進得院內,最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兩大塊臥在地面的岩石。正對博物院主樓大門的那塊岩石上,刻荂u天下為公」四個紅色大字;其右側約10米處,一塊「心」形岩石上,刻荓d有為題寫的「勿忘故國」。端倪須臾,我忽地悟出其背後的潛台詞:海外華僑愛國之心堅如磐石、千秋不變。
廈門華僑博物院,面積不大--佔地5萬平方米、主樓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意義不小--既是一座以華僑歷史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的僑辦博物館。1956年9月,由已故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倡辦;1959年5月,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座用優質潔白花崗岩砌成的宮殿式大樓,被著名的英籍女作家韓素英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華僑歷史博物館」。
這次「絲路行者」書畫作品展,展出國內外多位資深藏家貢獻的100幅饒宗頤教授書畫作品。為方便觀眾欣賞,作品佈展在主樓二樓、三樓兩個大展廳內。在進樓之前,我就注意到,慕名前來參觀的市民、遊客,三五成群,絡繹不絕。不說爭先恐後,也是步履匆匆。看得出來,都懷有一個共同心態--先睹為快。也難怪,它們已成大師遺墨,更顯珍貴。在二樓展廳入口處的《前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饒宗頤教授是一位有茩咫j國際影響的德高望重的學術大家,其學術研究和藝術實踐與海外的華僑華人有荓K切聯繫,特別是饒宗頤教授茪O宣導僑批文化的研究,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而《羊城晚報》則在《世間已無饒宗頤 天上又多文曲星》中寫道:錢鍾書說他是「曠世奇才」,季羨林稱他是「心目中的大師」,金庸說「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學術界尊他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可想而知,能夠在「家門口」欣賞到這樣一個「文曲星」的書畫作品,自然是一種幸運。
我們原以為,100幅書畫作品,應該用不了太長時間。不想,步入展廳後,人就像置身強力磁場中一般--動得了嘴、邁不開腿。慢慢欣賞,默默思考。直到院方工作人員開始「清場」了,這才戀戀不捨地離開。在我這個「準書法愛好者」看來,此次展出的饒宗頤作品,題材豐富,技法獨特。他的書法,從唐代顏真卿入手,受多位名家之熏陶,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在字裡行間展露無遺。如,其中一對條幅,「搔癢不蚙g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十四個字裡,融入了隸書、篆書、行書等多種字體。而「磨劍十載」「結交四方」條屏,則折射出先生的鑽研精神和為人準則。他的繪畫,縱筆自如,堪稱「從心所欲不逾矩」。一幅蘭花,寥寥數筆,便把蘭花的氣質風貌勾勒出來,上方的題款為「莫道眾芳多蕪穢,有根終不若無根。」我發現,在展出的饒宗頤作品中,既有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也有年近百歲時創作的。其中,一幅鍾馗畫,以及巨幅書法,尤為引人注目,折射出其長盛不衰的藝術靈感和創作活力。
有道是,一專多能。但凡專家學者,可以在某一領域,術有專攻、學有所長,而饒宗頤除了書畫,在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近東文明以及藝術、文獻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精深研究。60多年間,他先後出版了專著60多部,發表論文近500篇,著述多達數千萬言。在許多陌生的領域開荒播種,創造了多個研究領域中的「第一」。饒宗頤生前曾經坦言:「其實我寫文章也很辛苦的,靠忍耐,靠長期的積累。我有一個特點,就是寫出來的東西不願意馬上發表,先壓一壓。我有許多文章是幾年前寫的,有的甚至有十幾年、二十幾年,都不發表。」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歷史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曹錦炎先生,給出的「答案」是:這主要源於他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在名利誘惑頗多的時代,饒宗頤始終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學者,並最終成為了多個領域的大家。」我理解,這大概與他「磨劍十載」的意志不無關係。天道酬勤。2009年,饒宗頤先生成為首位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香港學者。2011年,96歲高齡的他,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更是傳為佳話。在三樓展廳入口處,兩幅照片引人注目。一幅是,2015年4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饒宗頤教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面;另一幅是,2010年8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饒宗頤教授在北京中央文史館會面。而從展廳中《饒宗頤教授學術年表》上可以看出,用「碩果纍纍、光環多多」來形容他,是恰如其分、毫不誇張的。
這次書畫展,冠以「絲路行者」之名,可謂名副其實。饒教授不單是蜚聲海內外的「絲路行者」,而且是最早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學者。據《海西晨報》報道,饒宗頤是中國海上交通史、進出口貿易史、海外移民史、文化交流史等諸多研究領域的翹楚。早在1974 年,他就在一篇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章中寫道,在西北方向的西域,有一條「絲綢之路」,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與紐帶。而在海上,還有一條「絲綢之路」,那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從時間上看,海上的「絲綢之路」或許會更早。
著名僑鄉廈門,自古就是中國人走出國門的重要門戶,有茞`厚的人文歷史底蘊,中外文化在這裡交融並蓄,造就了廈門開放包容的性格和海納百川的氣度。而饒宗頤先生則是一位藝學兼修、博古通今、學貫中西、蜚聲國際的大學者。他生前在介紹自己做學問的方法時說:「學問要『接』荌窗A而不是『照』荌窗A接茷K有所繼承,照荈是沿襲而已。」無論是他豐碩的研究成果,抑或是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都是令人肅然起敬的。他生前最後一次書畫作品展在廈門舉辦,對廈門市民而言,是一件幸事;對饒先生來說,是一件好事。我相信,假如饒宗頤教授九泉有知,一定會感到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