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學語習文】周敦頤《愛蓮說》 牽涉佛教傳入

2018-03-14
■周敦頤的《愛蓮說》,以蓮花比喻君子。資料圖片■周敦頤的《愛蓮說》,以蓮花比喻君子。資料圖片

《愛蓮說》是初中文言文名篇,作者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理學」興盛於宋代和明代,故又稱「宋明理學」,這一哲學思想,把傳統的孔孟儒學作了新的發揮,故又稱「新儒學」。同學大多知道《愛蓮說》是詠物說理,把蓮花比喻為君子,而較少留意此文的背景與理學思想的關係。

《愛蓮說》以蓮花比喻為君子,通過描寫蓮花的特點,突出君子的形象,這是本文的主題。其中,又以代表世俗人的牡丹和代表隱逸者的菊花作陪襯,以突顯蓮花的君子形象。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代表富貴,所以為世人所好,又自隋唐以來最盛。唐代詩人劉禹錫《賞牡丹》一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蓮花為佛教象徵

菊花的隱逸形象則與陶淵明有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後的生活寫照。陶生於東晉亂世,年輕時有澄清天下之志,後發現塵世污濁,無以發揮,只好潔身自愛,歸隱山林。傳統士人的「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大概就是這種體現,而「隱」則較近於道家。

蓮花傳統上是佛教的象徵。佛經中有《妙法蓮華經》;而如來佛祖、觀音菩薩也以蓮花為座。唐代釋道世《三寶敬佛》有云:「故十方諸佛,同出于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于蓮台之上。」《愛蓮說》的「出淤泥而不染」與「出于淤泥之濁」有相近的行文。

而「君子」是儒家的象徵。孔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的形象是儒士追求的理想。

不過,如果我們稍為了解歷史,便知儒學是中國傳統的本土思想,而佛教則是外來宗教。佛教初傳於東漢,大規模地在華傳播則在魏晉南北朝,至於唐代已在中土大盛,並開始出現漢化的宗派,例如禪宗、淨土宗等。

佛教在唐代的鼎盛,曾受到儒學之士的排斥,其中「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愈便力拒佛教,陳明華夷之辨,並向唐憲宗諫迎佛骨,可見儒、佛的水火不容。

然而,就在這矛盾激化的時刻,逐漸出現融和的趨勢。儒學雖是中土本有思想,但其「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只重現世,而不重形而上思辯的特質,在學術思想的競爭史中漸漸輸給道、佛。魏晉玄學追求玄妙、理趣,已要從道家中探求。及至佛教的傳入,其思辯理趣更勝儒、道。其中禪宗在唐代大盛,更非儒學所能冀及。

拒佛變三教合流

唐代儒士在面對挑戰時,一方面仍然擺出排拒佛教的姿態,但也逐漸思考為儒學建立形而上的理論框架。而理論的建立則以佛、道為參考。所以韓愈的學生李翱著《復性書》,以佛、道的思維方式建構人性本質的來源。及至宋代,周敦頤著《太極圖說》,以道家的概念,建立儒家的宇宙觀體系。經過了這一番的努力,張岱、程顥、程頤、朱熹等大儒輩出,更新後的儒學因而成熟,並在宋、明大盛,而成為「理學」,可與佛道爭長短。

周敦頤另有《題蓮》詩云:「佛愛我亦愛,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頭。」便直接指出了與佛同好蓮花,不與佛專用的看法。這與佛同用蓮花為象徵的做法,便是牽涉到儒學發展及三教合流的這一學術趨勢。■陳仁啟

作者介紹︰任教中學中文科超過18年。香港大學教育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